- 風師
fēng shī
传说中的风神。 《魏书·李谐传》:“扇 风师 之猛气,张天罼之层网。” 唐 罗隐 《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诗:“只见 风师 长占路,不知 青帝 已行春。”《元典章·礼部三·祭礼》:“立春后丑日祭 风师 於东北郊。”参见“ 风伯 ”。
- 風言俏語
fēng yán qiào yǔ
打情骂俏的话语。 《孽海花》第八回:“ 雯青 本是花月总持、风流教主,风言俏语,从不让人。”
- 風塵之言
fēng chén zhī yán
指流言蜚语。《晋书·刘聪载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奉太弟,剋季春构变,殿下宜为之备。”《魏书·王慧龙传》:“ 义隆 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亦作“ 风尘之声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 梁州 刺史 甄法护 诬臣遣 司马飞龙 扰乱 西蜀 ,诸所譖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 風調雨順
fēng tiáo yǔ shùn
1.指风雨适合农时。《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 武王 伐 紂 ,雪深丈餘……既而克 殷 ,风调雨顺。” 元 胡用和 《粉蝶儿·题金陵》套曲:“歌岁稔风调雨顺,庆丰年国泰民康。” 秦牧 《长河浪花集·社稷坛抒情》:“古代的帝王们,在 天坛 祭天,在 社稷坛 祭地。祭天为了要求风调雨顺,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 2.指寺庙山门两旁所塑的四天王。《金瓶梅词话》第八九回:“前殿塑风调雨顺,后殿供过去未来。” 清 梁章鉅 《浪跡续谈·风调雨顺》引 明 王业 《在阁知新录》:“凡寺门金刚,各执一物,俗谓‘风调雨顺’,执劒者风也,执琵琶者调也,执伞者雨也,执蛇者顺也。”参见“ 四天王 ”。
- 風軒
fēng xuān
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元 倪瓒 《二月十五日雨作》诗:“风轩红杏散餘霞,隄草青青桃欲花。”《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水阁遥通竹坞,风轩斜透松寮。”
- 風起雲飛
fēng qǐ yún fēi
汉武帝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后即以“风起云飞”为触景伤怀之词。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三:“当时 汾水 楼船意,风起云飞尽感吁。”
- 風煙
fēng yān
1.风与烟;风与尘。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南朝 梁 吴均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浄,天山共色。” 唐 寒山 《诗》之二九七:“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 2.景象;风光。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 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宋 刘过 《行香子·山水画面》词:“无限风烟,景趣天然,最宜他、隐者盘旋。” 宋 张耒 《登海州城楼》诗:“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3.犹风尘,尘世。 宋 苏舜钦 《扬州城南延宾亭》诗:“风烟远近思高遁,豺虎纵横难息机。” 明 王世贞 《自燕中来者云斥逐轻薄朝士殆尽赋此解嘲》诗:“争道误一叱,中谗堕风烟。” 4.指战乱、战火。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四郊增气象,万里絶风烟。” 明 许承钦 《白沟河》诗:“ 辽 宋 曾戎马,风烟十六州。”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二十万军重入 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 風漢
fēng hàn
言语行动颠狂的人。 风,今写作“疯”。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刘蕡 , 杨嗣復 门生也。对策以直言忤时,中官尤所嫉忌。中尉 仇士良 谓 嗣復 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 宋 陆游 《自述》诗:“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 林纾 《二箴·言箴》:“髯鬢垂皤,乃类风汉。”
- 風檣陣馬
fēng qiáng zhèn mǎ
1.乘风的帆船,临阵的战马。 形容行进迅速,气势雄伟。 唐 杜牧 《<李贺歌诗集>序》:“风檣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岂蒹葭莽苍,无 三湘 七泽之壮,雪蓬烟艇,无风檣阵马之奇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长吉 不世才, 韩吏部 勇之以‘风檣阵马’,古之以‘瓦棺篆鼎’,虚幻之以‘鲸鼇鬼神不可测’。” 2.比喻文笔遒劲。 清 钱谦益 《孙幼度诗序》:“ 幼度 之诗,有光熊熊然,有气灝灝然,一以为号鲸鸣鼉,一以为风檣阵马。”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军书羽檄,汗简错互,风檣阵马,笔墨横飞。”
- 風書
fēng shū
书体的一种。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日书、月书、风书、云书……此五十种皆纯墨。”
- 風馳電擊
fēng chí diàn jī
形容迅速出击。《六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击,不知所由。” 宋 陆游 《观运粮图》诗:“王师北伐如 宣王 ,风驰电击復土疆。”亦作“ 风驱电击 ”、“ 风驰霆击 ”。《宋书·谢晦传》:“散骑常侍、驍骑将军 段宏 铁马二千,风驱电击,步自 竟陵 ,直至 鄢郢 。” 陈炽 《庸书·议院》:“ 华盛顿 以编户之细民,苦 英 人之虐政,风驰霆击,崛起 美洲 。”
- 風捲殘雲
fēng juǎn cán yún
比喻一下子消灭得干干净净。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其餘小军一刀一个,便似风捲残云,从头杀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又叫了一盘炒麵,他也就不客气,风捲残云的喫起来。”
- 風言風語
fēng yán fēng yǔ
1.指没有根据或恶意中伤的话。清 华伟生 《开国奇冤·賸义》:“无奈那些官场风言风语,加了我老先生个 徐 党徽号,弄得来渐渐的有点安处不来了。” 杨朔 《渔笛》:“这个中年寡妇来得脚步儿勤, 宋福 一有空也去帮着她推磨压碾子,做些力气活,这就不免要惹起一些风言风语。”《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在国外,我听到许多风言风语。不少人说这个油田原油集输问题没法解决。” 2.私下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说。《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孩子包的好好的》:“那年春天,整天价躲太平军,可就没见太平军是什么样子,先听有钱的人风言风语地説:‘长毛可毒嘍,见东西就抢,连鸡猫狗种都不给留。’”《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在 弓长岭矿 ,一片风言风语,‘这回小分队算完戏啦!’”
- 風雨同舟
fēng yǔ tóng zhōu
《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后以“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廖仲恺 《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部 仲愷 ,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共进会文学社协商合作》:“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譬如风雨同舟,大家只期共济,到达彼岸就得了,有什么不可商议?”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但他们两人平日不和,互不相下,则是千真万确的,人人都很明白。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 風颷
fēng biāo
同“ 风飆 ”。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闻与实,卓卓然轩士林,犹雷霆震而风颷驰,不浮也。”
- 颩風
biāo fēng
谓发狂;颠狂。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四折:“我这里轻搧,你箇颩风小状元。”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从来撒欠颩风爱恁末,敲才兀自不改动些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