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龙楼
tóng lóng lóu
饰有铜龙的门楼。借指太子宫室。亦借指帝王宫阙。
- 铜楼
tóng lóu
见“ 铜龙楼 ”。
- 铜椀
tóng wǎn
击奏体鸣乐器
- 红铜棒
hóng tóng bàng
红铜即纯铜,又名紫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
- 铜梗
tóng gěng
草木坚韧的枝梗。
- 铜梁
tóng liáng
1.产铜的山。 2.山名。在四川省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
- 铜柱
tóng zhù
1.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2.神话传说中的天柱。 3.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 铜柯
tóng kē
刚劲、苍郁的树枝。
- 铁板铜絃
tiě bǎn tóng xián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清 蒋士铨 《临川梦·提纲》:“铁板铜絃随手弄, 娄江 有个人知重。” 邵海清 校注:“ 俞文豹 《吹剑续録》:‘ 东坡 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问:“我词比 柳 ( 柳永 )词如何?”对曰:“ 柳郎中 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 东去’。”公为之絶倒。’后人演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因以‘铁板铜絃’形容豪迈激越的文词、风格。”亦作“ 铁板铜琶 ”。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评花小诗·杭州绣凤》:“铁板铜琶唱《大江》,西来潮气未全降。”
- 铜板
tóng bǎn
1.[copper coin]: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多用铜制成 2.[copper]:清朝末年之后使用的由铜制成的货币,相当于现在的硬币
- 铜松
tóng sōng
刚劲苍郁的松树。
- 铜权
tóng quán
铜制的秤锤。《魏书·元匡传》:“所据铜权,形如古誌,明是 汉 作,非 莽 别造。”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这个铜权的一面刻着 秦始皇 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刻辞和 秦二世 的补刻辞。”
- 时铜
shí tóng
指当时所用的铜钱。
- 铜生斯
tóng shēng sī
即铜四开。
- 铜斗
tóng dǒu
1.亦作“ 铜枓 ”。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用以盛酒食。《史记·赵世家》:“﹝ 襄子 ﹞请 代王 ,使厨人操铜枓以食 代王 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 代王 及从官,遂兴兵平 代 地。” 唐 孟郊 《送淡公》诗之三:“铜斗饮江酒,手拍铜斗歌。” 宋 王观国 《学林·铜斗》:“ 孟东野 当时适有铜器,其状方如斗,而 东野 特以贮酒而饮,又击之以和歌声,故自形于诗句。”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赠西陵周勿庵》词:“拍手唱铜斗,蹋地舞迴波。” 2.铜制的量器。《隋书·赵煚传》:“ 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诈, 煚 为铜斗铁尺,置之於肆,百姓便之。”《隋书·律历志上》:“ 后周 玉斗并副金错铜斗及 建德 六年金错题铜斗实,同以秬黍定量。” 3.指作为厌胜之器的威斗。 唐 苏颋 《壠上记·铜斗》:“有人开 玄武湖 ,於古冢得一铜斗,有柄。 文帝 以访朝士。 何承天 谓此亡 新 威斗, 莽 三公亡者,赐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内。” 宋 王观国 《学林·铜斗》:“《前汉·王莽传》曰:‘铸威斗,以铜为之。’盖厨人操铜斗者,食器也,威斗者,厌胜之器也,皆非饮酒之器。” 4.形容富足而牢固。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二折:“自来不曾见这样财主,家私铜斗般,气量芝蔴大。”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铜斗儿》引 童斐 《元曲选》注:“铜斗, 元 时俗语,盖谓美富且牢固也。”
- 败铜散
bài tóng sàn
名称: 败铜散 别名:败铜散 组成: 化铜旧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