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豭豚
jiā tún
1.亦作“ 豭豘 ”。 小公猪。后泛指公猪。《礼记·杂记下》:“凡宗庙之器,其名者成则衅之以豭豚。”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宋神宗诏禁中不得牧豭豘因悟太祖远略》:“ 神宗皇帝 一日行后苑,见牧豭豘者,问何所用。” 章炳麟 《訄书·解辫发》:“ 欧罗巴 诸国来互市者,復蚩鄙百端,拟以豭豚。” 2.古人佩豭豚形象之物,表示勇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 孔子 。” 裴駰 集解:“冠以雄鸡,佩以豭豚。二物皆勇, 子路 好勇,故冠带之。”
- 戴鸡佩豚
dài jī pèi tún
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 倭豚
wō tún
豚在汉语中是一种侮辱型的说法,倭代表的是矮小,豚是汉语中指的猪一样的无能,猪是天生被宰的,没有自主和自由的选择,没有性格,是天生的奴隶和祭祀之物,汉语中的倭豚多指的是瀛洲岛屿的日本人被称为倭豚,比喻它们是天生被人束缚的,没有自由的,无能,矮小的祭祀之物。
- 河豚
hé tún
东方鲀的俗称。体内(主要是生殖腺、肝脏和血液)含有类似于箭毒的热稳定毒素。常见的有虫纹东方鲀( Fugu Vermicularis )、弓斑东方鲀( F.ocellatus )和暗色东方鲀( F.obscurus )。亦作鲀科鱼的俗称
- 杨豚
yáng tún
佳肴名。 即烤乳猪。杨,通“ 煬 ”,炙,烘烤。
- 奔豚
bēn tún
又称奔豚气,是一种中国古代的病名,隶属肾之积。
- 瘠牛偾豚
jí niú fèn tún
谓瘦弱的牛覆压在小猪上,小猪必死。 比喻强国虽德衰,兵临弱国,弱国亦亡。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雖以無道行之,必可畏也,況其率道,其何敵之有!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 杜预 注:“僨,仆也。” 孔颖达 疏:“前覆曰仆。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雖瘠者,謂 魯 以 晉 爲無德輕之,故以瘦牛自喻。”
- 土豚
tǔ tún
1.盛有沙土的草袋子,用来防水或筑城,形状如小猪,故名。 2.哺乳动物,头部狭长,背部呈弓形,尾巴长,耳大而直立,嘴成管状,舌细长,全身毛稀少,黑褐色。昼伏夜出,吃蚂蚁等昆虫。产于非洲。
- 燔黍捭豚
fán shǔ bǎi tún
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
- 舍命吃河豚
shě mìng chī hé tún
形容不顾性命去图一时的享用。
- 梅河豚
méi hé tún
对 宋 梅尧臣 的戏称。
- 圈豚
quān tún
徐步趋行貌。
- 两庑豚
liǎng wǔ tún
指祭祀先贤所用的猪。
- 足鸡豚
zú jī tún
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 黍豚
shǔ tún
黍子和小猪。古代庶人秋天行荐礼时所进献的祭品。语本《礼记·王制》:“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鴈。” 汉 刘向 《说苑·修文》:“秋荐黍豚,冬荐稻鴈。”
- 豚豚
tún tún
浑沌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