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胙土分茅
zuò tǔ fēn máo
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 胙肉
zuò ròu
祭祀时供神的肉。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招头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定例: 坤宁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只得就开了斋。” 毛泽东 《寻乌调查》第四章三:“肉有四个项目:一是‘胙肉’,从前是秀才、举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后头加上‘毕业生’。”
- 胙胤
zuò yìn
福及子孙。因指有国、有天下者子孙相继。
- 胙席
zuò xí
祭祀的酒席。
- 胙土
zuò tǔ
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孔颖达 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 南朝 宋 谢灵运 《谢封康乐侯表》:“亡祖奉国威灵,董符戎重,尽心所事,尅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封》:“更封妻荫子,加爵封王,分茅胙土。”
- 胙余
zuò yú
古称祭祀完毕后所馀的酒肉。
- 胙俎
zuò zǔ
1.谓主人饮食之俎。胙,东阶,主人之位。俎,古代祭祀宴飨时陈置牲口之具。胙,通“阼”。 2.古代祭祀时陈置祭肉之俎。
- 胙德
zuò dé
旧时歌颂帝王之词。 谓有天下者之德。
- 胙侑
zuò yòu
赐以祭肉,赠以束帛,表示亲近。
- 胙阶
zuò jiē
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宾主相见,以东阶为主人迎宾登堂之地。胙,通“ 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