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杀人诛心
shā rén zhū xīn
意即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
- 不杀
bù shā
1.不断其命。《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 杨士勋 疏:“虽盟而不歃血谓之不杀。”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武,则雷厉风行。”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不杀穷人不富’,是他的主意,他的手沾满了佃户 劳金 的红血。” 2.不尽。《醉醒石》第三回:“ 汤家 父母听得这话,喜欢不杀道:‘如此听凭 冯亲家 那边,择个日子便了。’” 3.不减;不衰。《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 何休 注:“杀,省也。”《文选·扬雄<长杨赋>》:“意者以为事罔隆而不杀,物靡盛而不亏。” 李善 注引 郑玄 《周礼》注:“杀,减也。” 晋 张华 《女史箴》:“法含弘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
- 杀鸡吓猴
shā jī xià hóu
杀鸡给猴子看。 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杀鸡取卵
shā jī qǔ luǎn
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 厮杀
sī shā
相杀;互相搏斗
- 抹杀
mǒ shā
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
- 生杀予夺
shēng shā yǔ duó
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 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 赶尽杀绝
gǎn jìn shā jué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士可杀不可辱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劀杀
guā shā
谓刮去恶疮脓血,以药蚀除腐肉。
- 七杀
qī shā
1.凶神。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今日他出门之时……又犯着金神七杀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殭身死了也。”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卷上:“﹝ 李 某﹞有子登 景泰 二年进士,立进士坊。阴阳家以为动七杀之地,其家连死五人。” 2.人命案件的七种情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人命有真有假,真者不离乎七杀:曰劫杀,曰谋杀,曰故杀,曰鬭殴杀,曰误杀,曰戏杀,曰过失杀。”
- 嗜杀成性
shì shā chéng xìng
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 看杀卫玠
kàn shā wèi jiè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 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 庸医杀人
yōng yī shā rén
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 杀人不见血
shā rén bù jiàn xiě
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