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封雁帖
yú fēng yàn tiē
泛指书信。
- 宣帖
xuān tiē
又称宣札。 宋 代颁给军校的委任状,持此可依照恩例升补官职。《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帝﹞命 纲 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曹曚 副之,置司于大晟府,辟置官属,赐银各百万,朝议、武功大夫以下及将校官誥宣帖三千道,许便宜从事。”
- 宁帖
níng tiē
安宁平静
- 试帖诗
shì tiě shī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 双红拜帖
shuāng hóng bài tiē
用双折大红纸写或印的大型名帖。 旧时拜会或联系事情时用。《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説道:‘多顶上老公公,拜迟恕罪!’”亦省称“ 双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还有给上司的禀帖呢,夹单咧,双红咧,只怕不容易罢。”
- 县帖
xiàn tiē
县府文书。
- 升平帖
shēng píng tiē
晋 王羲之 法帖名。 此帖书于 晋 穆帝 升平 二年(公元358年),故名。《晋史》称“ 逸少 书暮年方妙”,此帖距其终才三载,故尤为名贵。
- 利州帖
lì zhōu tiē
法帖名。即《临江帖》。
- 帖写
tiě xiě
清 时衙门中抄写小吏。
- 伏帖
fú tiē
见“ 伏贴 ”。
- 二王帖
èr wáng tiē
晋 王羲之 、 献之 父子的行草书帖。
- 乞米帖
qǐ mǐ tiē
1.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向李太保借米的信。 又称《与李太保帖》。 2.戏称向人借贷的书牍。
- 十七帖
shí qī tiē
草书法帖名。
- 黑帖
hēi tiě
不具名的招帖。内容一般是诬蔑不实之辞。
- 帖黄
tiē huáng
贴黄。 唐 时敕书用黄纸,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黄纸贴之,谓之帖黄。后世上奏状札子,摘举要旨,写在另外的纸上,贴附于后,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黄敕既行,下有小异同,曰帖黄。一作押黄。”《新唐书·宦者传上·马存亮》:“枢密使无听事,唯三楹舍藏书而已。今堂状帖黄决事,此 杨復恭 夺宰相权之失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帖黄》:“今人具奏,自摘大旨,用白纸帖之,亦名帖黄。始於 崇禎 元年三月。”
- 鹅帖
é tiē
见“ 鹅羣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