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玺
jiàn xǐ
指 刘邦 的斩蛇剑和传国玺,为 汉 代神器。 后用以象征统治权。
- 埋剑
mái jiàn
《晋书·张华传》载, 张华 时见有紫气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间,邀 雷焕 共议,以为系宝剑之光上冲所致,当在 豫章 丰城 ,因命 雷 为 丰城 令访察其物。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后以“埋剑”喻被埋没或不得彰显。 唐 沉佺期 《移禁司刑》诗:“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除薛三璩毕四曜兼述索居》诗:“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分门集注引 梅尧臣 注:“喻 薛 毕 二子几年埋没,今始奋发。”
- 剑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 匣剑
xiá jiàn
1.亦作“匣劒”。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 丸剑
wán jiàn
古代杂技名。表演时使用铃和剑。
- 抚剑
fǔ jiàn
1.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 2.指从戎。 南朝 齐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 一剑之任
yī jiàn zhī rèn
指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亦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 项庄舞剑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剑跗
jiàn fū
剑柄。
- 卖剑买琴
mài jiàn mǎi qín
指没有功名意识,志在归隐。
- 玺剑
xǐ jiàn
《西京杂记》卷一:“ 汉帝 相传以 秦王 子婴 所奉白玉璽, 高帝 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后以“璽剑”指传国之宝。
- 刀山剑树
dāo shān jiàn shù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 卖剑买牛
mài jiàn mǎi niú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刀光剑影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 酆城剑
fēng chéng jiàn
1.相传 晋 张华 与 雷焕 登楼仰观天文。焕 谓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地在 豫章 丰城郡 。于是 华 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牛斗间气不复见。 焕 送一剑与 华 ,留一自佩。其后 华 诛,失剑所在。 焕 死,其子 华 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会合 张华 曾失去的一剑,化成长达数丈的两条巨龙。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八:“鮫绽 酆城 剑,虫凋鬼火书。”亦作“ 酆城龙劒 ”。 2.比喻优异的才识。 金 元好问 《赠答平阳仇舜臣》诗:“沧海驪珠能几见, 酆城 龙劒不终藏。”亦省作“ 酆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酆 剑,意气逐 吴 钩。”
- 雌剑
cí jiàn
相传为 春秋 吴国 干将 所铸二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