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埋剑
mái jiàn
《晋书·张华传》载, 张华 时见有紫气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间,邀 雷焕 共议,以为系宝剑之光上冲所致,当在 豫章 丰城 ,因命 雷 为 丰城 令访察其物。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后以“埋剑”喻被埋没或不得彰显。 唐 沉佺期 《移禁司刑》诗:“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除薛三璩毕四曜兼述索居》诗:“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分门集注引 梅尧臣 注:“喻 薛 毕 二子几年埋没,今始奋发。”
- 匣剑
xiá jiàn
1.亦作“匣劒”。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 丸剑
wán jiàn
古代杂技名。表演时使用铃和剑。
- 抚剑
fǔ jiàn
1.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 2.指从戎。 南朝 齐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 项庄舞剑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玺剑
xǐ jiàn
《西京杂记》卷一:“ 汉帝 相传以 秦王 子婴 所奉白玉璽, 高帝 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后以“璽剑”指传国之宝。
- 酆城剑
fēng chéng jiàn
1.相传 晋 张华 与 雷焕 登楼仰观天文。焕 谓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地在 豫章 丰城郡 。于是 华 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牛斗间气不复见。 焕 送一剑与 华 ,留一自佩。其后 华 诛,失剑所在。 焕 死,其子 华 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会合 张华 曾失去的一剑,化成长达数丈的两条巨龙。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八:“鮫绽 酆城 剑,虫凋鬼火书。”亦作“ 酆城龙劒 ”。 2.比喻优异的才识。 金 元好问 《赠答平阳仇舜臣》诗:“沧海驪珠能几见, 酆城 龙劒不终藏。”亦省作“ 酆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酆 剑,意气逐 吴 钩。”
- 雌剑
cí jiàn
相传为 春秋 吴国 干将 所铸二剑之一。
- 唇枪舌剑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舌如剑,唇象枪。 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 琴剑
qín jiàn
琴与剑。两者为古时文人随身之物,以寓刚柔相济之意。
- 赐剑
cì jiàn
1.赐给宝剑。命自杀。 汉 王充 《论衡·骨相》:“大夫 种 不能去,称病不朝,赐剑而死。”《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闻 萧生 縊死,困於 石显 ; 贾子 放外,谗在 絳灌 ; 白起 赐剑於 杜邮 ; 晁错 致诛於东市。” 晋 潘岳 《西征赋》:“未十里於迁路,寻赐剑以刎首。” 2.赐给宝剑。代表皇帝施行专断之权。 唐 权德舆 《西岳庙祝谒》诗:“解龟罢金鼎,赐剑犹龙泉。”《辽史·圣宗纪二》:“復遣 东京 留守 邪律抹只 以军继进,赐剑专杀。” 清 邵长蘅 《侯方域传》:“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
- 骇犀剑
hài xī jiàn
剑名。
- 蔷薇剑
qiáng wēi jiàn
武功高强的剑客燕南飞枉持一柄蔷薇剑,却甘心情愿作武林恶魔公子羽替身,因此,他虽能诛杀公孙屠等丑类,但是,在大侠傅红雪的快刀之下却难逃公道。
- 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 慧剑
huì jiàn
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语本《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不是三生应判与,直须慧剑断邪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今日你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利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 欧冶剑
ōu yě jiàn
春秋 时著名剑工 欧冶子 所铸的剑。相传他曾为 越王 铸五剑,为 楚王 铸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