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仗
yòu zhàng
犹尚武。谓好私斗。仗,兵仗,兵器的总称。
- 队仗
duì zhàng
1.仪仗队。 2.排偶对仗。
- 吵仗
chǎo zhàng
犹吵架。
- 御仗
yù zhàng
1.官名。 2.帝王的仪仗。 3.帝王禁卫所用之棍杖。
- 胜仗
shèng zhàng
打赢了的战役或战斗
- 细仗
xì zhàng
仪仗名。古时皇帝出巡或朝会时所用。 南北朝 时, 齐 梁 循 宋 之制,侍卫有细仗; 北齐 循 后魏 之仪,宫卫有细仗队。 唐 宋 因 南北朝 之旧,制度尤为详备。《宋书·卜天与传》:“﹝ 元嘉 ﹞二十九年以为广威将军,领左细仗兼带营禄。”《南齐书·曹虎传》:“上受禪,增邑为四百户、直閤将军领细仗主。”《新唐书·仪卫志上》:“次朱雀队……次引驾十二重,重二人,皆骑,带横刀。自皮轩车后,属于细仗前,矟、弓箭相间。” 宋 梅尧臣 《和景彝紫宸早谒》:“庭中细仗穿旗脚,案外薰炉对殿心。”《宋史·仪卫志一》:“ 宋 初,因 唐 、 五代 之旧,讲究修葺,尤为详备。其殿庭之仪,则有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黄麾细仗……凡发册受宝,则设细仗。”
- 对仗
duì zhàng
1.[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2.〈方〉交战
- 恶仗
è zhàng
非常激烈残酷的战斗
-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mǔ dān suī hǎo,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马慵立仗
mǎ yōng lì zhàng
据《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载, 李 专权阻塞言路,“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令 。”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后因以“马慵立仗”为贪恋禄位、不敢直言之典。
- 玄仗
xuán zhàng
指道。
- 三仗
sān zhàng
1.即勋仗。 2.三件武器。
- 仗剑
zhàng jiàn
持剑。《史记·淮阴侯列传》:“及 项梁 渡 淮 , 信 仗剑从之。” 唐 韩偓 《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围作》诗:“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 清 戴名世 《窦成传》:“ 成 仗剑从军,为小卒,无所知名。”
- 球仗
qiú zhàng
见“ 毬杖 ”。
- 卫仗
wèi zhàng
天子出行时用以护卫的仪仗。
- 甲仗
jiǎ zhàng
1.亦作“ 甲杖 ”。 披甲执兵的卫士。《晋书·桓冲传》:“又詔 冲 及 谢安 并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书·武帝纪上》:“十月, 高祖 领 青州 刺史。甲仗百人入殿。”《南史·陆子隆传》:“ 文帝 嗣位, 子隆 领甲仗宿卫。” 2.泛指武器。《周书·武帝纪下》:“ 齐 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辽史·礼志六》:“腊辰日,天子率北南臣僚并戎服,戊夜坐朝,作乐饮酒,等第赐甲仗、羊马。”《明史·孙承宗传》:“ 沉棨 、 杜应芳 缮甲仗,司务 孙元化 筑礮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先后降者数十万,委弃甲仗如山。” 3.指兵器库。《新唐书·五行志一》:“ 显庆 元年九月戊辰, 恩州 、 吉州 火,焚仓廪、甲仗、民居二百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