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灯火仗
míng dēng huǒ zhàng
点起灯火。
- 翻身仗
fān shēn zhàng
见打翻身仗
- 依仗
yī zhàng
倚仗
- 打翻身仗
dǎ fān shēn zhàng
[work hard to bring about an uprising] 通过行动摆脱困境或不利局面去年的粮食生产打了个翻身仗
- 明火执仗
míng huǒ zhí zhàng
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 支仗
zhī zhàng
支撑维持。
- 黄麾仗
huáng huī zhàng
皇帝出行时的一种仪仗。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徽宗 依其説,命铸鐘十二,召九天。范金随律,月成一鐘。排黄麾仗奉安于 宝籙宫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丁卯,设黄麾仗于殿前,陈宫悬、登歌,文武官、 辽 使陪列,酌献三清天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皇帝用黄麾仗(出行时的一种仪仗)一万零八百余人,骑三千九百余,共分八节,皇帝、皇太后、皇后等在第六节。”
- 右仗
yòu zhàng
犹尚武。谓好私斗。仗,兵仗,兵器的总称。
- 队仗
duì zhàng
1.仪仗队。 2.排偶对仗。
- 吵仗
chǎo zhàng
犹吵架。
- 御仗
yù zhàng
1.官名。 2.帝王的仪仗。 3.帝王禁卫所用之棍杖。
- 胜仗
shèng zhàng
打赢了的战役或战斗
- 细仗
xì zhàng
仪仗名。古时皇帝出巡或朝会时所用。 南北朝 时, 齐 梁 循 宋 之制,侍卫有细仗; 北齐 循 后魏 之仪,宫卫有细仗队。 唐 宋 因 南北朝 之旧,制度尤为详备。《宋书·卜天与传》:“﹝ 元嘉 ﹞二十九年以为广威将军,领左细仗兼带营禄。”《南齐书·曹虎传》:“上受禪,增邑为四百户、直閤将军领细仗主。”《新唐书·仪卫志上》:“次朱雀队……次引驾十二重,重二人,皆骑,带横刀。自皮轩车后,属于细仗前,矟、弓箭相间。” 宋 梅尧臣 《和景彝紫宸早谒》:“庭中细仗穿旗脚,案外薰炉对殿心。”《宋史·仪卫志一》:“ 宋 初,因 唐 、 五代 之旧,讲究修葺,尤为详备。其殿庭之仪,则有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黄麾细仗……凡发册受宝,则设细仗。”
- 对仗
duì zhàng
1.[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2.〈方〉交战
- 恶仗
è zhàng
非常激烈残酷的战斗
- 马慵立仗
mǎ yōng lì zhàng
据《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载, 李 专权阻塞言路,“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令 。”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后因以“马慵立仗”为贪恋禄位、不敢直言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