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龄
jiǔ líng
1.九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 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谓 武王 曰:‘女何梦矣?’ 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 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终, 武王 九十三而终。” 郑玄 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唐 殷寅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宋 范成大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如何千万寿,不待九龄终。”《扫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梦帝锡九龄,不赐 管 蔡 ,是也。”
- 学龄
xué líng
[school age] 被认为在身心上适合于上学的儿童的年龄,一般均由法律规定要儿童在这个时期上学
- 及龄
jí líng
[reach a required age;of the right age] 达到规定的年龄及龄儿童
- 笄龄
jī líng
犹笄年。明 宋濂 《故茶陵谭氏墓志铭》:“盟言既订,童幼来归。祥禎之应日臻,温煦之福自至。逮及笄龄,益增遐识。”
- 同龄
tóng líng
[of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age] 年龄相同的人
- 千龄
qiān líng
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 学龄前
xué líng qián
暂无解释
- 修龄
xiū líng
长寿。
- 久龄
jiǔ líng
长寿。
- 鹤算龟龄
hè suàn guī líng
算:数。比喻人的寿命很长。
- 妙龄驰誉
miào líng chí yù
妙龄:美好年龄,指青少年时期;驰誉:驰名。 在青少年时期就名声远扬。
- 适龄儿童
shì líng ér tóng
适龄儿童是指达到适合入学年龄接受教育的孩子,指的是6-15周岁的少年儿童。
- 责任年龄
zé rèn nián líng
刑法规定的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人的最低年龄。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张九龄
zhāng jiǔ líng
张九龄(678-740) : 唐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感遇诗》十二首为其名篇。有《曲江集》。
- 余龄
yú líng
犹馀岁,馀年。唐 韩愈 《过南阳诗》:“孰忍生以慼?吾其寄餘龄。” 宋 苏辙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诗:“闲官少愧耻,教子终餘龄。” 清 顾炎武 《与戴耘野书》:“今将卜居 太华 ,以卒餘龄。”
- 低龄
dī líng
年龄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