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鼓书
dà gǔ shū
曲艺的一种。 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 清 初形成于 山东 、 河北 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 长江 和 珠江 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 鼓吹乐
gǔ chuī lè
古乐的一种。 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北方少数民族。
- 东北大鼓
dōng běi dà gǔ
曲艺中大鼓的一种。 也叫辽宁大鼓
- 鼓鼗
gǔ táo
摇着有柄小鼓。
- 鼙鼓
pí gǔ
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周礼·春官·锺师》:“掌鼙鼓縵乐。”《吕氏春秋·古乐》:“ 有倕 作为鼙鼓鐘磬。”《六韬·兵徵》:“金鐸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汉书·史丹传》:“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絃之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清 王韬 《瀛壖杂志》:“拔发骑龙望斾旌,经年鼙鼓未休兵。” 陈毅 《寄耿星同志》诗:“黑 非 独立惊鼙鼓,数行韵语报平安。”
- 鼖鼓
fén gǔ
大鼓。《书·顾命》:“ 胤 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周礼·考工记·韗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 郑玄 注:“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鼖鼓景鐘催节奏,洪声考击彻青冥。” 章炳麟 《官制索隐》:“而鼖鼓、赤刀、 兑 之戈, 和 之弓、 垂 之竹矢,则讲武之具也。”
- 鼍鼓
tuó gǔ
1.亦作“ 鼉皷 ”。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 陆玑 疏:“﹝鼉﹞其皮坚,可以冒鼓也。” 唐 温庭筠 《昆明治水战词》:“鼉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 明 沉鲸 《双珠记·遇赦调边》:“鸡竿鼉皷,制出金门传唱,特与人间解网。” 清 黄永 《龙衣舟行》:“逢逢鼉鼓溪边过,百尺楼船万钧柁。” 2.鼍鸣声。 唐 许浑 《赠所知》诗:“湖日似阴鼉鼓响,海云纔起蜃楼多。” 金 刘迎 《海上》诗:“蜃楼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 鼓鳍
gǔ qí
见“ 鼓鬐 ”。
- 鼓鳃
gǔ sāi
1.鱼类鼓动两鳃。 2.借指游鱼。
- 鲸鼓
jīng gǔ
用鲸鱼皮制的鼓。
- 鲨鼓
shā gǔ
用鲨鱼皮制作的鼓。
- 鯨鼓
jīng gǔ
用鲸鱼皮制的鼓。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月》:“退龙剑而却步,月下开营;进鲸鼓而横行,云前起阵。”
- 陔鼓
gāi gǔ
奏《陔夏》时伴奏之鼓。鼓点节奏用戒失礼。
- 鼓跗
gǔ fū
鼓架的四足。 借指鼓架。《左传·宣公四年》:“ 伯棼 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 刘文淇 疏证:“疏云:‘车上不得置簨簴以悬鼓,故为作跗,若 殷 之楹鼓也。’如疏説,则跗谓鼓足。” 杨伯峻 注:“鼓跗犹今之鼓架。”
- 鼓胁
gǔ xié
1.亦作“鼓脇”。 2.鼓动威胁。
- 耘鼓
yún gǔ
亦称“ 耘田鼓 ”。古代农忙时挂在田头树上的鼓。鸣之以统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