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鼈
hán biē
一种鳖肴。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膾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寒,一本作“ 炮 ”。
- 跛鼈
bǒ biē
1.瘸腿的鳖。 亦泛指鳖。鳖行动迟缓,故称。《楚辞·严忌<哀时命>》:“駟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王逸 注:“言己念君信用众愚,欲以致治,犹若驾跛鳖而欲上山,我固知其不能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山魈走躑躅,跛鳖行蹣跚。” 2.比喻驽钝;低劣。 宋 梅尧臣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后戏寄》诗:“众中旧骑跛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驄。” 清 唐孙华 《责猫》诗:“形虽小於菟,伎俩但跛鳖。” 3.比喻驽钝低劣之人。 宋 周必大 《送光禄寺丞李德远请春祠》诗:“寸莛那许撞洪鐘,跛鳖近将随騏騄。” 清 冯舒 《虞山妖乱志》卷上:“ 復社 者, 吴中 人 孙孟朴 辈所倡也。稂莠杂揉,入其籍者,跛鳖劣犬亦为清流。”
- 鼈臑
biē nào
指三角锥体。《九章算术·商功》:“斜解立方,得两壍堵。斜解壍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合两鳖臑三而一,验之以棊,其形露矣。” 刘徽 注:“此术臑者,背节也,或曰半阳马,其形有似鳖肘,故以名云。中破阳马,得两鳖臑,鳖臑之起数,数同而实据半,故云六而一即得。”
- 鼈拗
biē ǎo
亦作“鱉拗”。犹别扭。意见不相投。鳖,用同“ 彆 ”。《水浒传》第十四回:“倘或路上与小人鱉拗起来, 杨志 如何敢和他争执得?”
- 土鼈
tǔ biē
1.见“ 土鱉 ”。 2.即地鳖。 3.方言。犹土包子。
- 羞鼈
xiū biē
《国语·鲁语下》:“ 公父文伯 饮 南宫敬叔 酒,以 露睹父 为客。羞鳖焉,小, 睹父 怒。相延食鳖,辞曰:‘将使鳖长而后食之。’遂出。
- 石鼈
shí biē
1.盛石下沉水底以系浮桥的大木箱。 《晋书·成都王颖传》:“进军屯 河 南,阻 清水 为垒,造浮桥以通 河 北,以大木函盛石,沉之以繫桥,名曰石鳖。” 2.鳖形石。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四:“ 高郢 夜课於 丰亭 ,忽见一鳖在案上,视之,石也。 郢 异其事,取千题,散置楮中祷祝,令石鳖衔之,以卜来事。既而石鳖举头,乃是《沙洲独鸟赋》。题出果然,其年首选。” 3.鳖的化石。
- 鼈岩
biē yán
坎井之蛙对东海之鳖自诩其“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东海之鳖告之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 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 汤 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见《庄子·秋水》。后以“鳖巖”谓见笑于大方之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常怀鮐腹之誚,每惧鳖巖之讥。”
- 鼈壳
biē ké
亦作“鱉壳”。 指鳖的背甲。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 高山 云]我入城时,曾问人来,那人家门首弔着个龟盖。[正末云]敢是鱉壳。”
- 窄鼈鼈
zhǎi biē biē
狭小;狭窄。
- 鼈封
biē fēng
亦作“鱉封”。传说中的怪兽名。有两首,形似猪。《逸周书·王会》:“区阳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鳖封》:“鱉封者彘,前后有首。” 王伯厚 补注:“考以《山海经》第七卷:‘并封在 巫咸 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盖即此物也。”参见“ 并封 ”。
- 鱼鼈
yú biē
1.亦作“鱼鱉”。鱼和鳖。 2.泛指鳞介水族。
- 蛇跌鼈
shé diē biē
传说由蛇变成的鳖。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蛇跌鳖》:“世传蛇跌鳖,性最毒,食之能杀人。买鳖时,须以绳穿其尾,倒掛两时许试之,如蛇也,则顿復原形矣。”
- 鼈燥
biē zào
亦作“鱉燥”。 见“ 鳖懆 ”。
- 鼈灵
biē líng
亦作“鱉令”。亦作“鱉泠”。传说中古代 蜀国 帝名。《经典集林》卷十四引 汉 扬雄 《蜀王本纪》:“ 荆 有一人名 鳖灵 ,其尸亡去, 荆 人求之不得。 鳖灵 尸随江水上至 郫 ,遂活,与 望帝 相见。 望帝 以 鳖灵 为相……自以德薄不如 鳖灵 ,乃委国授之而去,如 尧 之禪 舜 。 鳖灵 即位,号曰 开明帝 。”《后汉书·张衡传》:“ 鳖令 殪而尸亡兮,取 蜀 禪而引世。” 李贤 注:“ 鳖令 , 蜀王 名也。令音灵。”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时有 荆 人 鳖泠 死,其尸随水上, 荆 人求之不得, 鳖泠 至 汶山 下,忽復生,见 望帝 , 帝 立以为相。”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一·杜宇鳖令》:“按诸《蜀记》, 杜宇 末年逊位 鱉令 。 鱉令 者, 荆 人也。”
- 胹鼈
ér biē
同“ 臑3鱉 ”。 菜肴名。《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王逸 注:“胹,一作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