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饭叫饥
bǎ fàn jiào jī
比喻多此一举。
- 饥餐渴饮
jī cān kě yǐn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 形容生活必需。
- 饥附饱扬
jī fù bǎo yáng
《後汉书·吕布传》:“譬如養鷹,飢即爲用,飽則颺去。 ”《晋书·慕容垂载记》:“且 垂 猶鷹也,飢則附人,飽便高颺,遇風塵之會,必有陵霄之志。”后遂以“飢附飽颺”谓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回目:“ 滿少卿 飢附飽颺, 焦文姬 生讎死報。”《孙中山全书》附录《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如 陳炯明 者,飢附飽颺,外强中乾,諉過推罪,嫁禍貽患。”参阅 清 郑志鸿 《常语寻源·飢附饱颺》。
- 漏脯充饥
lòu fǔ chōng jī
漏脯:挂在檐下风干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饿了吃腐烂发臭的干肉。比喻只顾眼前,不管后果。
- 眼饱肚中饥
yǎn bǎo dù zhōng jī
谓看得见食物,但吃不到。 常用以形容空欢喜。
- 饥疲
jī pí
1.飢饿疲乏。 2.饥饿疲乏。饥,通“飢”。
- 饥渴
jī kě
1.腹饿口渴。《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飢渴。”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飢渴。” 艾青 《春》诗:“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飢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 伋 亦愿在下风。”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小生方在惊疑之际,彼妇正在飢渴之中。”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二:“对于飢渴着胜利的老百姓,即使小败已经就是好消息了,何况还是‘大捷’。” 3.腹饿口渴。饥,通“ 飢 ”。《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饥渴。” 4.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 宋 曾巩 《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载省孤蒙。”
- 饥渴难忍
jī kě nán rěn
难以忍受饥饿和干渴,形容人十分艰辛。
- 啼饥
tí jī
因饥饿而号哭。
- 压饥
yā jī
谓吃东西缓解饥饿。
-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
-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 饱汉不知饿汉饥
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 饥嗛
jī qiàn
见“ 饥歉 ”。
- 闹饥荒
nào jī huang
1.指发生灾荒 2.〈方〉比喻生活困难,有亏空 3.〈方〉比喻争吵
- 饥殍
jī piǎo
1.亦作“ 飢莩 ”。极其飢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漂薄风波,絶粮茹草,飢殍荐臻,死者大半。” 2.饿死者。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李桢像赞》:“ 正德 五年, 关 下大水,飢莩载涂。” 郭沫若 《蜩螗集·司派狂》:“同是中华好儿女,谁宁飢莩倒路旁?” 3.极其飢饿。饥,通“ 飢 ”。《旧唐书·德宗纪上》:“本其所以,罪实在予,万姓何辜,重罹饥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