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阳会首
liù yáng huì shǒu
指人头。 常见于古典戏曲、小说。
- 仲阳
zhòng yáng
即仲春。
- 紫阳真人
zǐ yáng zhēn rén
道家传说 汉 周义山 ,字 季通 , 汝阴 人,入 蒙山 遇 羡门子 ,得长生要诀,白日升天,号 紫阳真人 。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云笈七籤》卷一○六。亦泛指仙人。
- 阴阳人
yīn yáng rén
两性人
- 亢阳
kàng yáng
1.盛极之阳气。《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唐 孔颖达 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明史·陆树德传》:“仲夏亢阳月,宜益慎起居。” 2.形容人君骄横寡恩。 汉 王充 《论衡·明雩》:“湛之时,人君未必沉溺也;旱之时,未必亢阳也。人君为政,前后若一。然而一湛一旱,时气也。”《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 3.指旱灾。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亢阳害苗。”《周书·于翼传》:“旧俗,每逢亢阳,祷 白兆山 祈雨。” 宋 司马光 《苦雨》诗:“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4.中医谓阴虚而致阳气偏盛的病理现象。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摄生》:“肝肾虚与阴虚而补以参,庸有济乎?岂但无济,亢阳不更煎鑠乎?”
- 亡阴亡阳
wáng yīn wáng yáng
古代用来形容手足冷、冒冷汗现象。
- 景阳井
jǐng yáng jǐng
南朝 陈 景阳殿 之井,又名 胭脂井 。祯明 三年, 隋 兵南下过 江 ,攻占 台城 , 陈后主 闻兵至,与妃 张丽华 投此井。至夜,为 隋 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故址在今 南京市 玄武湖 侧。 唐 温庭筠 《题望苑驿》诗:“ 景阳 寒井人难到, 长乐 晨鐘晓自知。”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黄鸝夜雨 太液池 ,白马春泥 景阳井 。”参阅《陈书·后主纪》与《张贵妃传》。
- 阴阳五行
yīn yáng wǔ xíng
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 五阳
wǔ yáng
1.谓《易》夬卦中的五个阳爻。 2.指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五地;又指山阳、广阳、汉阳、南阳、丹阳五郡。
- 阳台云雨
yáng tái yún yǔ
指男女欢爱之事
- 阳云
yáng yún
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 朝云 。”后遂以“阳云”指男女幽会之所。
- 法于阴阳
fǎ yú yīn yáng
指万事万物都是分为阴、阳两个部分的。“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平衡和谐”,“阴阳转换”,“阴阳交变”。
- 二阴二阳
èr yīn èr yáng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
- 事事咸阳
shì shì xián yáng
指做每件事都会让人感到很明亮很温暖,表示让人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
- 阳事
yáng shì
1.外治,宫廷以外的政事;国内政事。 2.指阳气助成万物生长之事。 3.指男子性机能。
- 颍阳书
yǐng yáng shū
相传 唐 开元 间奇异之士 邢和璞 好 黄 老 ,善心算,卜居 嵩 颍 间,作颍阳书,能知人终身事。见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新唐书·方技传·邢和璞》。后人诗文中常以“潁阳书”作为吟咏释 老 及方技之士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