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学士
qīng tóng xué shì
即青钱学士。
- 铁壁铜山
tiě bì tóng shān
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 铜墨
tóng mò
1.铜印黑绶。《汉书·西域传下》:“责大禄、大吏、大监以 雌栗靡 见杀状,夺金印紫綬,更与铜墨云。”《北史·魏纪五》:“刺史二千石铜墨已上,有讜言嘉谋,勿有所讳。” 宋 欧阳修 《送馀姚陈寺丞》诗:“铜墨佩腰间,中流望若仙。”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綰铜墨,各有遗爱。”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 秦 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又:“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綬。”因亦以“铜墨”借指县令。《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顷深汰珪符,妙简铜墨。” 吕延济 注:“铜墨,谓县令。” 唐玄宗 《戒县令敕》:“朕稽古前哲,寤寐全才,委之銓衡,慎择铜墨。” 清 冯桂芬 《赠资政大夫有庚吴公暨配邱太夫人合葬墓志铭》:“公之职十年铜墨,驥坂中息。”
- 铜墙
tóng qiáng
1.神话中所谓铜制的墙。 语本《神异经·中荒经》:“西南裔外老寿山,以黄铜为墙。”唐陆龟蒙《四明山诗序》:“虽铜墙鬼炊,虎狱剑饵,无不窥也。” 2.泛指牢不可破的墙类阻碍物。
- 白铜堤
bái tóng dī
古代 襄阳 境内 汉水 堤名。
- 铜坑
tóng kēng
亦作“ 铜阬 ”。开采铜矿的坑穴。《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 行逢 少时尝坐事黥,隶 辰州 铜阬。”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绿青》:“石緑,阴石也,生铜坑中,乃铜之祖气也。”
- 铜坐龙
tóng zuò lóng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龙取坐姿,左前肢高举,与左后肢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肢着地,与右后肢相接。尾部翘起外卷,前肢长鬣突出于肩部之上,与头上卷鬣及后扬的长鬣相映。
- 铜圆
tóng yuán
圆形铜质辅币,清末至抗日战争前通用
- 铜围铁马
tóng wéi tiě mǎ
比喻坚固的阵势。
- 铜四开
tóng sì kāi
方言。 旧时称面值为一分之铜币。
- 青铜器
qīng tóng qì
通常也简称铜器。在我国考古学上,主要是指 先秦 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包括工具、用具、礼器、兵器、饰物等。我国的青铜器形制纹饰精美,为世界工艺史上所罕见。许多青铜器铸有铭文,是珍贵的史料。
- 铜器
tóng qì
1.用青铜铸造的器物、工具等 2.用青铜做的雕塑或人工铸品或锻制品、青铜币
- 铜嗓子
tóng sǎng zi
嗓音浑厚洪亮的喉咙。
- 铜商
tóng shāng
富商。
- 铜唇铁舌
tóng chún tiě shé
比喻雄辩的口才。
- 铜哾
tóng chuò
鱼名。又名“姜公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