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邑都
yì dōu
都城,都市。 宋 曾巩 《送江任序》:“士不必勤,舟车舆马不必力,而已传其邑都,坐其堂奥。”
- 邑菀
yì wǎn
郁郁不乐貌。
- 邑郛
yì fú
犹城郭。
-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见“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 谓处处都有贤人。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 丘 者焉,不如 丘 之好学也。’”《汉书·武帝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亦作“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丰邑
fēng yì
1.美好富厚的城邑。 2.周文王所作邑,以为都。 3.汉高祖故乡。 4.借指汉高祖。 5.指新丰。在骊山附近。
- 都邑
dū yì
1.城市。 《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畴 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 畴 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 梁启超 《新民议·禁早婚议》:“其居於山谷鄙野者,婚嫁之年,必视都邑之民较早。” 2.指京城,京都。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 清 顾炎武 《北岳辨》:“故 吴宽 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
- 邑号
yì hào
古代六品以上官吏之妻妾的封号。
- 邑僚
yì liáo
县府中的同僚。
- 井邑
jǐng yì
城镇;乡村。
- 廪丘邑
lǐn qiū yì
位于山东郓城县郓城镇西北。
-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chǐ yǐn chuān dī,néng piāo yī yì
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 骈邑
pián yì
1.古地名。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论语·宪问》:“问: 管仲 。曰:‘人也。夺 伯氏 駢邑 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杨伯峻 注:“ 駢邑 ,地名。 阮元 曾得伯爵彝,説是 乾隆 五十六年出於 山东 临胊县 柳山寨 。他在《积古斋鐘鼎彝器款识》里説, 柳山寨 有古城的城基,即 春秋 的 駢邑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 桓公 以 管仲 功高,乃夺大夫 伯氏 之 駢邑 三百户,以益其封焉。” 清 赵翼 《石刻诸葛忠武侯像歌》:“夺来 駢邑 人忘怨,茇后甘棠地繫思。” 2.指相邻的邑县。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序:“六年,至 寿 之駢邑曰 霍山 。山,故岳也,邑赘于趾。”
- 骊邑
lí yì
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
- 胥靡邑
xū mí yì
春秋时期郑国地,后属周。
- 畿邑
jī yì
京城管辖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