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卡
biān qiǎ
边界上设置的哨所或关卡
- 边剧
biān jù
犹边遽。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久拘聘使,无益於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剧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斗物》:“当 蒙古 破 樊襄 时, 贾 ( 贾似道 )尚与羣妾踞地鬭蟋蟀,置边剧不问也。”
- 损减边
sǔn jiǎn biān
佛教术语
- 四边净
sì biān jìng
宋时巾制
- 边僥
biān jiǎo
1.亦作"邉徼"。 2.犹边境。 3.犹界限。
- 边际产出
biān jì chǎn chū
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出。即: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 边业
biān yè
指睦邻友好的外交事业。《宋书·夷蛮传·倭国》:“ 世祖 大明 六年,詔曰:‘ 倭王 世子 兴 ,奕世载忠,作藩外海,稟化寧境,恭修贡职。新嗣边业,宜授爵号,可安东将军、 倭国王 。’”
- 东不着边,西不着际
dōng bù zhuó biān,xī bù zháo jì
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逃去两日,东不着边,西不着际,肚里又饿不过,看见乞儿每讨飰,讨得来,倒有得喫;只得也皮着脸去讨些充饥。”亦作“ 东又不着,西又不着 ”。《水浒传》第十七回:“﹝ 高太尉 ﹞又差人来捉洒家……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来到 孟州 十字坡 过。”
- 下边
xià bian
指人体或物体的下部
- 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qiáng tóu yī kē cǎo,fēng chuī liǎng biān dǎo
亦作“墻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喻人无主见或立场,一味顺随外界情势而变换态度。 梁斌 《翻身纪事》二一:“如今世界,你算是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保住身子骨儿是大事!”
- 边璅
biān zǎo
见“ 边琐 ”。
- 沿边
yán biān
1.靠近边境一带。 2.把窄条的布或绦子等缝在衣物边上。
- 道边苦李
dào biān kǔ lǐ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挨边
āi biān
1.靠着边缘 2.靠近(用在某数的后面)
- 拢边
lǒng biān
靠近旁边。
- 边戍
biān shù
1.戍边;守卫边疆。 《管子·揆度》:“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譙之,当壮者遣之边戍。”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诗:“山川万里復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嘉运 所製乐府曰《胡渭州》、《双带子》、《盖罗缝》、《水鼓子》。此皆絶句,述边戍行旅之怀,与题全无干涉。” 2.守边部队。《宋书·索虏传》:“ 太祖 虑其侵犯 淮 泗 ,迺敕边戍:‘小寇至,则坚守拒之。’” 宋 曾巩 《救灾议》:“空近塞之地,失战鬭之民,异时有警,边戍不可以不增尔。”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今年秋粮以棉布代输,以给边戍。” 3.边疆;边境。《后汉书·百官志五》:“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 唐 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明 孙传庭 《题犯官任錡等招繇疏》:“﹝ 任錡 ﹞多赃狼藉,众怨沸腾,欲正王章,宜投边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