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趺处
fū chǔ
指过佛教徒的生活。
- 趺坐
fū zuò
1.盘腿端坐。 2.见“趺座”。
- 趺跏
fū jiā
双足交迭而坐。
- 趺居
fū jū
踞坐;趺坐。
- 趺座
fū zuò
亦作“ 趺坐 ”。碑刻等的底座。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 明 宋濂 《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 趺逝
fū shì
称佛教徒去世。 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 清 龚自珍 《蒙古像教志序》:“﹝喇嘛 章佳 胡图克图﹞乃取自 后汉 至 唐 各译主所译,悉以今藏语更校成,又以其国《首楞严》已亡,借此土本四译而归;又佐 庄亲王 办理《同文韵统》,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晚年病目,能以手捫经卷而辨其字,於四十一年趺逝京师。”
- 趺踝
fū huái
脚背和踝骨。 指趺坐。《法苑珠林》卷二十:“ 永明 七年二月八日,於西第在内堂法会,见佛从东来,威容显曜, 文宣 望身顶礼,因而侍立,自觉已冠裁,及趺踝,佛俛而微笑。”参见“ 趺坐 ”。
- 趺足
fū zú
盘膝。左足背放在右腿上,右足背放在左腿上。 宋 惠洪 《焦山赠僧》诗之二:“倚蒲趺足坐,拥衲盖头眠。”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观音二赞》:“年至六十,晏无病苦,趺足而化。”《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先生上帐坐定,趺足捻髯,目视 乐毅 。”
- 趺鼻
fū bí
塌鼻。
- 趺铁脚
fū tiě jiǎo
据《景德传灯录》载, 长芦 应夫禅师 至一邸,有娼女为母所迫,入其房不去,师跏趺达旦,丛林谓之“趺铁脚”。后因指修行的心志坚定不移。
- 趺莲
fū lián
即莲座。 佛教徒打坐修行的座子四周缀有莲花,故名。借指修行。
- 趺萼
fū è
指花的萼片。
- 趺架
fū jià
放置物件的座架。
- 趺迹
fū jì
指脚。
- 趺读
fū dú
佛教语。谓僧尼趺坐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