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赪肤
chēng fū
亦作“頳肤”。指赤色的外皮或表层。
- 浃赪
jiā chēng
深赤色。
- 赪桐
chēng tóng
落叶灌木。叶大花艳,色红如火,可供观赏。又名贞桐花、百日红、状元红。 宋 陆游 《思政堂东轩偶题》诗:“唤起十年 闽 岭梦,赬桐花畔见红蕉。”自注:“赬桐, 嘉州 谓之百日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海桐》﹝集解﹞引 陈翥 《桐谱》:“赬桐,身青,叶圆大而长。高三四尺,便有花成朶而繁,红色如火,为夏秋荣观。”
- 面赪颈赤
miàn chēng jǐng chì
脸与头颈泛起红晕。形容羞涩。
- 赪蕊
chēng ruǐ
亦作“頳蕊”。红色的花蕊。
- 赪茎
chēng jīng
指朱草。一种红色的草,古以为祥瑞之物。
- 鱼赪尾
yú chēng wěi
同“魴鱼赬尾”。 金 元好问 《落魄》诗:“行役鱼赬尾,归期乌白头。”
- 赪虬卵
chēng qiú luǎn
指杮果。
- 赪鲤
chēng lǐ
1.赤色鲤鱼。 2.指传说中仙人所骑的神鱼。
- 赪肩
chēng jiān
肩头因负担重物而发红。
- 赪虬珠
chēng qiú zhū
喻荔枝。
- 玄赪
xuán chēng
玄衣赤裳,古代的一种礼服。
- 赪尾
chēng wěi
1.亦作“頳尾”。赤色的鱼尾。 晋 张协 《七命》:“ 范公 之鳞,出自 九溪 ,頳尾丹鳃,紫翼青鬐。” 2.借指鱼。 宋 徐铉 《和御制夏日垂钓作》:“文竿乍拂圆荷动,頳尾时飜素荇香。” 宋 梅尧臣 《颍上得鲤鱼为脍怀馀姚谢师厚》诗:“青蓑潭上老赬尾,网中鱼买作秋盘。” 3.《诗·周南·汝坟》:“魴鱼赬尾,王室如燬。” 毛 传:“赬,赤也,鱼劳则尾赤。”后以“赬尾”指忧劳,劳苦。 唐 罗隐 《西京崇德里居》诗:“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 长安 ……锦鳞赬尾平生事,却被閒人把钓竿。”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爵,頳尾尚忧魴。” 金 元好问 《落魄》诗:“行役鱼赬尾,归期乌白头。” 4.指奔波劳苦之人。 清 颜光猷 《京都杂咏》:“哀鸿应满野,頳尾莫忘归。” 5.《诗·周南·汝坟》“魴鱼頳尾” 孔颖达 疏:“ 郑氏 云:‘鱼肥则尾赤。’”后以“赬尾”指鱼肥。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种鱼》:“池中得春鱼,点点活如蚁。一月便翠鳞,终年必頳尾。”
- 赪壤
chēng rǎng
亦作“頳壤”。红土。古代用以涂饰墙壁。
- 赪卵
chēng luǎn
喻荔枝、柿子一类红色圆形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