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赐杖
cì zhàng
1.古代帝王对有功年老的大臣赐予手杖,以为荣宠。又对高年赐予王杖,为养老之礼。始行于 汉 ,后世不废。 清 查慎行 《山野老人远来祝万寿者以千计目睹盛事纪之以诗》:“赐酺还赐杖,好向后生夸。”《清史稿·沉德潜传》:“復诣京师祝皇太后七十万寿,进《歷代圣母图册》,入朝赐杖。” 2.皇帝或尊长对臣下施以杖刑。 元 虞集 《中书平章政事蔡国张公墓志铭》:“间车驾时巡,既度 居庸 ,皇太后宫幄在 龙虎臺 ,猝遣使召公宫门下,以中旨切责之,赐杖,公创甚,舆归京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伶官干政》:“伶人恣横,至操文学词臣进退之权,不待与 钱寧 通逆 濠 ,已当寸磔矣,乃仅赐杖遣戍凶终,世谓尚未蔽辜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余醉与材官角斗,将军怒,赐杖。”
- 赐札
cì zhá
1.国君给臣下书函。 2.对别人来信的敬词。
- 木赐
mù cì
孔子 弟子 子贡 ,姓 端木 名 赐 ,省称 木赐 。
- 无赐
wú cì
没有穷尽。 赐,通“ 儩 ”。
- 赐族
cì zú
犹赐氏。《春秋·隐公八年》“冬十有二月, 无骇 卒” 晋 杜预 注:“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卒而后赐族,故不书氏。”《左传·隐公八年》“ 无骇 卒” 杨伯峻 注:“族与姓氏之氏同义。 毛奇龄 《经问》云:‘氏与族原无分别, 襄仲 以“仲”为氏,以“东门”为族,而《春秋》呼 襄仲 之子为 东门氏 ,则族亦称氏。’”
- 赐斧钺
cì fǔ yuè
见“ 赐鈇鉞 ”。
- 散赐
sàn cì
分赐。
- 赐敕
cì chì
下诏令。
- 敕赐
chì cì
皇帝的赏赐。
- 支赐
zhī cì
支付赐与。
- 赐戟
cì jǐ
唐 代一品之门设戟十六,二品十四,三品十二。
- 惠赐
huì cì
称人所赠的敬词。
- 赐惠
cì huì
1.赐给恩惠。 2.称人对自己启发教育的敬辞。为旧时书信中套语。
- 赐恤
cì xù
1.谓给死者家属以抚恤。《后汉书·质帝纪》:“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 2.专指官吏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功劳大小,追赠官爵,褒封谥号,并给其家属抚恤金。《明史·毛伯温传》:“ 伯温 归,疽发背卒。 穆宗 立,復官,赐卹。”《明史·黄尊素传》:“乞復故官,破格赐卹,俾遗孤得扶櫬还乡, 燝 死且不朽。”《清史稿·林则徐传》:“行次 潮州 ,病卒……遗疏上,优詔赐卹,赠太子太傅,謚 文忠 。”
- 赐怜
cì lián
给予同情。
- 德赐
dé cì
犹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