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疴
fù kē
抱病。
- 矜智负能
jīn zhì fù néng
矜:夸耀。夸耀智慧和才能。
- 不分胜负
bù fēn shèng fù
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繦负
qiǎng fù
用布幅包裹小儿而负于背。繦,通“ 襁 ”。 晋 左思 《魏都赋》:“繦负賮贄,重译贡篚。”《后汉书·杨赐传》:“先是 黄巾 帅 张角 等执左道,称大贤……天下繦负归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繦负而事者,盖数千人。”《隋书·慕容三藏传》:“及 三藏 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繦负日至。”
- 负屈含冤
fù qū hán yuān
负:遭受;含:衔在嘴里,比喻忍受。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 欺负
qī fu
1.用傲慢的态度或不讲道理的手法恫吓或企图胁迫 2.强迫接受艰巨的工作或任务
- 负笈外地
fù jí wài dì
在外地求学
- 背恩负义
bèi ēn fù yì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 蚊思负山
wén sī fù shān
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酈道元 《水經注》,無有疏之者,蓋亦難言之矣。予不自揣,蚊思負山,欲取 酈 注從而疏之。”参见“ 蚊虻負山 ”。
- 含冤负屈
hán yuān fù qū
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 儎负
zài fù
担负;承当。
- 辜恩负义
gū ēn fù yì
忘恩负义。
- 负义
fù yì
1.背弃恩义。《后汉书·冯衍传上》:“若夫知其不可而必行之,破军残众,无补於主,身死之日,负义於时,智者不为,勇者不行。” 李贤 注:“负,犹失也。” 前蜀 杜光庭 《贺收陇州表》:“自 岐 郊负义, 关 外隳盟,深辜敦好之仪,遽絶睦邻之分。” 清 徐士銮 《宋艳·果报》:“ 魁 竟渝盟, 桂英 忿 魁 负义。”《花城》1981年第5期:“她在责骂我不告而别,负义薄情!” 2.仗义;讲义气。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六:“至 师鲁 卒,丧归 洛 , 义琛 哭柩前,纳其券於 师鲁 家。 师鲁 素贫,子孙赖此以生。乌乎!在 仁宗 朝,一僧尚负义如此,风俗可谓厚矣。”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他怀忠负义……焉肯助乱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考弊司》:“生少年负义,愤不自持,大呼曰:‘惨惨如此,成何世界!’”
- 负阻不宾
fù zǔ bù bīn
犹言负固不服。
- 负约
fù yuē
失信,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