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謡惑众
zào yáo huò zhòng
捏造谣言,迷惑群众。邹鲁 《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頒發暫行軍律:一臨陣退縮者斬,一强姦婦女者斬,一騷擾百姓者斬,一造謡惑衆者斬。”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更加上还有坏人的造谣惑众,眼看着人心要散了。”
- 阜财謡
fù cái yáo
指《南风歌》。因其歌辞中有"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语﹐故云。亦泛指称颂天下太平富足之歌谣。
- 謡警
yáo jǐng
谣传警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起义清方档案》:“窃八月以来, 四川 謡警渐希。”
- 謡惑
yáo huò
造谣以惑乱。
- 长謡
cháng yáo
1.放声高歌。晋 刘琨 《答卢谌》诗:“何以叙怀,引领长謡。” 唐 骆宾王 《晚泊河曲》诗:“仙查不可託,河上独长謡。” 清 顾炎武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语罢长謡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 2.长篇乐曲或诗歌。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曾是縈旧想,览物奏长謡。” 唐 沉佺期 《登瀛州南城楼寄远》诗:“离居欲有赠,春草寄长謡。”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百回消息千回梦,裁作长謡寄緑琴。”
- 謡传
yáo chuán
1.传播的谣言。 2.无事实根据地传播。 3.指传播。
- 举謡言
jǔ yáo yán
汉 代,朝臣为了解民风民意而搜集民间谣谚等返奏朝廷,谓之:“举謡言”。
- 謡喙
yáo huì
犹谣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日来謡喙繁兴,人心震动,情形危迫。”参见“ 謡言 ”。
- 謡咏
yáo yǒng
1.亦作“谣咏”。歌颂,咏唱。 2.歌谣。 3.见“謡咏”。
- 謡吟
yáo yín
歌咏;吟唱。汉 王逸 《九思·怨上》:“謡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璣。”《后汉书·刘陶传》:“听民庶之謡吟,问路叟之所忧。”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謡吟。”
- 讙謡
huān yáo
犹歌谣。
- 謡谶
yáo chèn
以谣谚形式表达的谶语。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七:“謡讖之语,在《洪范》‘五行’,谓之诗妖。” 蔡元培 《再致<新青年>记者》:“古代稍涉神祕之传説,如感生帝及符瑞謡讖之属,见于讖纬者,皆 孔子 所删。”
- 造謡生事
zào yáo shēng shì
捏造谣言,挑起事端。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我与 中国 新文人相周旋者十余年,颇觉得以古怪者为多,而漂聚于 上海 者,实尤为古怪,造谣生事,害人卖友,几乎视若当然。”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这是一个出名的刻薄嘴,专爱在同事中间插科打诨,造谣生事。” 萧英 《北平<解放三日刊>出版前後》:“虽然 北平 人民每天所能接触的,都是这样‘造谣生非’、‘蓄意挑拨’的东西,但绝大多数的 北平 人到底具有慧眼。”
- 紫芝謡
zǐ zhī yáo
见"紫芝曲"。
- 謡诼
yáo zhuó
造谣毁谤。
- 白云謡
bái yún yáo
古神话中西王母为周穆王所作之歌。 明冯惟讷《古诗纪》前集三有《白云谣》。参见"白云"。参阅《穆天子传》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