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誓志
shì zhì
发誓立志。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 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玄冲登华山莲花峰》:“既及峯三分之一,则劣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 宋 王禹偁 《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当年誓志,一万户之侯封;絶塞立功,五十营之兵事。”
- 誓清
shì qīng
《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 !’”后以“誓清”指立誓消除敌人。
- 重誓
zhòng shì
大誓,庄重的誓言。
- 打誓
dǎ shì
签订誓约。
- 恶誓
è shì
极不利的誓言
- 誓表
shì biǎo
指决心臣服的表章。《金史·外国传上·西夏》:“ 天会 二年,始奉誓表,以事 辽 之礼称藩,请受割赐之地。”
- 说誓
shuō shì
发誓、起誓。
- 作誓
zuò shì
盟誓,发誓
- 誓章
shì zhāng
记载誓词的文件。
- 誓令
shì lìng
誓约和命令。
- 私誓
sī shì
个人之间立的誓言。 《左传·襄公十八年》:“ 卫 ( 夙沙卫 )杀马於隘以塞道。 晋 州绰 及之,射 殖绰 ,中肩,两矢夹脰,曰:‘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顾曰:‘为私誓。’ 州绰 曰:‘有如日!’乃弛弓而自后缚之。”
- 誓江
shì jiāng
语本《晋书·祖逖传》:“﹝ 祖逖 ﹞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 !’”后以“誓江”为矢志收复失地、安定国家的典故。
- 誓文
shì wén
写着誓言的文书。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圣历 二年﹞秋七月,上以春秋高,虑皇太子、 相王 与 梁王 武三思 、 定王 武攸寧 等不协,令立誓文於明堂。”
- 设誓
shè shì
立下誓言;起誓。
- 誓辞
shì cí
见“ 誓词 ”。
- 质誓
zhì shì
盟誓。 《左传·昭公十六年》:“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杜预 注:“质,盟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