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衿褵
jīn lí
施衿结褵。 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
- 衿甲
jīn jiǎ
系甲。谓不解甲。《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殖绰 、 郭最 ﹞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杜预 注:“衿甲,不解甲。”《北史·周纪下·武帝》:“ 延宗 众散,衿甲军门。”《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掬指舟中,衿甲鼓下,同宗异姓,縲紲相望。”
- 衿要
jīn yào
谓地势冲要;亦指要害之地。
- 衿带
jīn dài
1.衣带。 2.比喻形势回互环绕的要害之地。 3.引申为防守险要之地。
- 衿情
jīn qíng
心情,情怀。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六:“近年以来,蓬转江湖, 仲宣 登楼,衿情难忍; 嗣宗 怀抱,歌哭无端,未极斐然,不无驱染。”
- 衿期
jīn qī
犹心期。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期许。
- 衿计
jīn jì
胸中的打算。
- 衿抱
jīn bào
襟怀,怀抱。
- 衿绅
jīn shēn
穿儒服,束绅。古代士绅打扮。亦借指士绅。
- 衿缨
jīn yīng
指衣冠楚楚的士大夫、读书人。康有为 《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闻君 董狐 説小説,以敌八股功最深;衿缨市井皆快覩,上达下达真妙音。”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凡衿缨冠带之伦,苟其稍具普通知识,固罔不知戴异族之为非。”
- 衿棍
jīn gùn
文人中的恶棍。指讼棍。
- 衿灵
jīn líng
胸襟,心灵。
- 衿喉
jīn hóu
衣领和咽喉。 比喻要害之地。
- 衿服
jīn fú
儒服。
- 衿佩
jīn pèi
指青年学子。语出《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毛 传:“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綬。” 明 李东阳 《拟进<宪宗纯皇帝实录>表》:“衿佩三千,听桥门之警蹕;豆籩十二,增 闕里 之褒崇。”
- 衿鞶
jīn pán
古代男女系于衣带上用于佩饰的小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