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虱
shā shī
1.亦作“沙蝨”。 2.石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 虱处裈中
shī chǔ kūn zhōng
裈:裤子。 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 裈虱
kūn shī
三国 魏 阮籍 生活於 魏 晋 易代之际,不满现实,常著诗文以讥刺和抨击虚伪的礼教制度。其所作《大人先生传》云:“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蝨之处褌中乎!”见《晋书·阮籍传》。后遂以“褌虱”比喻虚伪、迂腐、守礼求荣的“正人君子”。
- 虱胫虮肝
shī jìng jǐ gān
虱子的小腿,虮子的肝脏。 比喻非常微小的东西。
- 口中蚤虱
kǒu zhōng zǎo shī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 扪虱而谈
mén shī ér tán
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
- 虱虮
shī jǐ
同“蝨虮”。虱子和虱卵。泛指微小的生物。
- 吃虱留大腿
chī shī liú dà tuǐ
亦作“喫蝨留大腿”。形容小气,悭吝。
- 佉卢虱咤
qū lú shī zhà
亦作“ 佉卢 ”。 译作“佉路瑟吒”。梵语的音译,佛教传说中的人物,曾创制横书左行的古 印度 文字。
- 虱目鱼
shī mù yú
同“蝨目鱼”。即遮目鱼。体呈梭形,长达1米以上。口小,无牙。可食用,味美。
- 虱官
shī guān
蠹国害民的人或事。
- 壁虱
bì shī
1.蜱的俗称 2.〈方〉臭虫
- 牦虱
máo shī
喻极细微之物。 语本《列子·汤问》:“ 昌 ( 纪昌 )以氂悬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 清 钱谦益 《眼镜篇》:“蝇头躉尾如儿拳,氂虱岂必非轮悬。”
- 蚤虱
zǎo shī
1.亦作“蚤蝨”。 跳蚤和虱子。亦泛指小害虫。 2.比喻卑微而令人厌恶者。
- 虱病
shī bìng
同“蝨病”。指头虱、体虱、阴虱等寄生于人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皮肤病。患处很痒,体虱并可为传染斑疹伤寒、回归热等疾病的媒介。
- 体虱
tǐ shī
虱子的一种,形态和头虱相同,体稍大,繁殖力强。寄生在人的衣物、被褥上,能传播回归热、斑疹伤寒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