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虱虫
shī chóng
同“蝨虫”。 即虱子。
- 虫虱
chóng shī
泛指蛀虫。
- 虮虱臣
jǐ shī chén
犹言微贱之臣。宋 陆游 《杂兴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之一:“区区牛马走,齷齪蟣蝨臣。” 明 宋濂 《太乙玄徵记》:“下土蟣蝨臣,不自料得接休光,以沐浴神化,亦既幸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屈悔翁》:“降将豺狼性,孤臣蟣蝨臣。”亦省称“ 蟣臣 ”。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下国有蟣臣,一年再奔赴。”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诗:“蟣臣称贺孰为达,亦感鼓铸随鸿鑪。”
- 羽虱
yǔ shī
1.加害家禽的一种虱子(Menopon属) 2.通常为害家禽的一种咬虱(Menopongallinae)
- 繸菱鱼虱
suì líng yú shī
雌体长4.0一5.0毫米。
- 虱瘤
shī liú
亦作“蝨瘤”。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 氂虱
máo shī
喻极细微之物。语本《列子·汤问》:“ 昌 ( 纪昌 )以氂悬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 清 钱谦益 《眼镜篇》:“蝇头躉尾如儿拳,氂虱岂必非轮悬。”
- 贯虱穿杨
guàn shī chuān yáng
形容箭术高超
- 穿杨贯虱
chuān yáng guàn shī
战国 时 养由基 射箭能百步穿杨, 纪昌 射箭能正中虱心。事见《战国策·西周策》和《列子·汤问》。后因以“穿楊貫虱”形容技艺高超。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弧矢》:“但戰陣之上,洞胸徹札,功必歸於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楊貫虱,則以巧勝也。” 明 归有光 《与沈敬甫书》:“科舉自來皆撞着,必無穿楊貫虱之技。”参见“ 穿楊 ”。
- 扪虱
mén shī
1.前秦 王猛 少年时很穷苦。 东晋 大将 桓温 兵进 关中 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 桓温 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 长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 桓温 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阴 幕, 汉 鼎入 周 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韫玉 《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 2.泛指任情自适。 唐 李颀 《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元 揭傒斯 《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
- 悬虱
xuán shī
传说古代 纪昌 学射于 飞卫 , 飞卫 叫他学目不转瞬。纪昌 归而卧于其妻织机之下,凝视织机转动而目不动。两年以后, 飞卫 又叫他练目力,要做到视小如大,视隐如显。 纪昌 乃以牛毛系一虱于南窗,日夜注视,三年之后,目视虱大如车轮,视他物如丘山,于是引弓射虱,矢贯虱心而悬毛不绝。见《列子·汤问》。后以“悬虱”为学艺专精之典。 金 元好问 《愚轩为赵宜之赋》:“守宫缘壁夸覆射,悬虱如轮规命中。” 清 谭嗣同 《仁学》一:“悬虱久视,大如车轮;牀下蚁动,有如牛斗,眼耳果足恃耶否耶?”
- 虱心
shī xīn
亦作“蝨心”。虱子的心脏。语出《列子·汤问》:“ 昌 以氂悬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覩餘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絶。” 张湛 注:“以彊弓劲矢射虱之心,言其用手之妙也。”后以“虱心”喻极小的箭靶中心。 宋 刘克庄 《观射》诗:“各自分牛臠,何曾贯虱心。”
- 射虱
shè shī
同“射蝨”。谓射艺之精,虽微细如虱亦能射中。
- 鱼虱
yú shī
1.同“鱼蝨”。 2.即鲺。
- 头虱
tóu shī
常见的一种虱子(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 ),寄生于头皮,产卵于头发上
- 虱处裈
shī chǔ kūn
同“蝨处裈”。 语出《晋书·阮籍传》:“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羣蝨之处褌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襠,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羣蝨处於褌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蝨之处褌中乎!”后因以“蝨处褌”比喻身处浊世,局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