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茨菰
cí gu
即慈姑。
- 茅茨不翦
máo cí bù jiǎn
谓崇尚俭朴,不事修饰。《韩非子·五蠹》:“ 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史记·李斯列传》:“ 堯 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斲,茅茨不翦。”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文學曰:‘古者采椽不斲,茅茨不翦。’”
- 蓬茨
péng cí
1.用蓬草作顶的房屋。 指贫穷者所住的陋室。 2.借指出身贫苦的人。
- 茅茨
máo cí
1.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 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求贤审官,拔士茆茨之下。”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华察》引 陈卧子 曰:“ 子潜 清俭,似茅茨下人。” 3.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唐 清昼 汤衡 《怀李司直纵联句》:“幽独何以慰,友人顾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诗:“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饌,於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
- 如茨
rú cí
形容多。
- 采茨
cǎi cí
1.古代乐章名。 2.采集茅草、芦苇。
- 茨草
cí cǎo
指杂草。《宋书·乐志四》:“茨草秽堂阶,埽截不得生。” 唐 柳宗元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吾不智,触罪摈 越 楚 间六年,筑室茨草,为圃乎 湘 之西。”
- 茨茅
cí máo
指茅屋。
- 茨棘
cí jí
1.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郑玄笺:“茨,蒺藜。伐除蒺藜与棘。”《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盛林莽之秽,丰鹿兔之藪,伤害农功,地繁茨棘。”宋苏轼《东坡八首》诗序:“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清唐孙华《治圃》诗之二:“主人既不视,一任茨棘遮。” 2.喻困难的处境。
- 干茨腊
gàn cí là
见“ 乾支剌 ”。
- 土阶茅茨
tǔ jiē máo cí
比喻住房简陋。同“土阶茅屋”。
- 圣基茨和尼维斯
shèng jī cí hé ní wéi sī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269平方千米。人口403万(1992年)。首都巴斯特尔。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气候。蔗糖业为经济支柱。
- 波茨坦会议
bō cí tǎn huì yì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首脑会议。 主要讨论对德占领的原则、欧洲一些国家疆界的划分、战争罪犯的处理以及参加联合国等问题。并签订、发表《波茨坦协定》。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 乾茨腊
gān cí là
见“ 乾支剌 ”。
- 墙茨
qiáng cí
1.《诗·鄘风·墻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昬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据《诗序》并毛传,卫宣公卒,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因作此诗以讥刺之。后遂以“墙茨”为宫廷淫乱之典实。 2.泛指闺门淫乱。
- 博茨瓦纳
bó cí wǎ n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