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翼
fēi yì
1.谓展翅飞翔。 2.指飞鸟。
- 鸟翼
niǎo yì
1.鸟的翅膀。喻指栋上布列的屋椽。 2.借指传书的鸿雁。
- 龙翼
lóng yì
1.帝王的辅相。 2.指东南方。龙,指东方苍龙七星;翼,代表南方朱鸟七星。
- 高翼
gāo yì
高飞的羽翼。
- 辅翼
fǔ yì
辅佐,辅助。《礼记·文王世子》:“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孔颖达 疏:“辅,相也;翼,助也。谓护慎世子之身,辅相翼助,使世子而归於道。”《史记·鲁周公世家》:“及 武王 即位, 旦 常辅翼 武王 ,用事居多。”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朝夕劝导,左右辅翼,俟其迁悔,復于宫闈。”《明史·外国传四·琉球》:“右长史 王茂 辅翼有年,请擢为国相。”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 鳞翼
lín yì
翅膀
- 长翼
cháng yì
1.长翅。 2.指长的飞檐。
- 铁翼
tiě yì
强劲有力的翅膀。
- 霜翼
shuāng yì
在降霜的夜空中飞行的鸟。
- 蜓翼
tíng yì
《尸子》:“ 荆庄王 命 养由基 射蜻蛉,王曰:‘吾欲生得之。 ’ 养由基 援弓射之,拂左翼,王大喜。”后因以“蜓翼”指射箭的微小目标。
- 翼运
yì yùn
犹承运。意为承奉天命。
- 折翼
zhé yì
1.折断翅膀。 比喻受挫伤。 2.相传晋陶侃曾梦生八翼,飞上天去,见天门九重,已上八重,至第九重,门者击之以杖,遂坠地而折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常思折翼之梦,不敢萌异志。见《晋书·陶侃传》。后以“折翼”为自警之典。
- 翼考
yì kǎo
语出《书·大诰》:“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 ” 孔 传:“其父敬事创业,而子不能继成其功,其肯言我有后、不弃我基业乎?”后以“翼考”为先父之美称。
- 蝉翼
chán yì
1.蝉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 2.引申为轻视。 3.借指蝉鬓。
- 鼓翼
gǔ yì
犹振翅。
- 谋翼
móu yì
《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以“谋翼”指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