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羣
shī qún
离群失伍。 北周 庾信 《秋夜望单飞雁》诗:“失羣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闻一多 《孤雁》诗:“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 成羣打夥
chéng qún dǎ huǒ
见“ 成羣结伙 ”。
- 鹤处鷄羣
hè chǔ jī qún
同“鹤立鸡群”。《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望而清风宛在,鹤处鷄羣;近观而光彩射人,龙来洞口。” 唐 郑启 《严塘经乱书事》诗:“鯤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羣病翅低。”
- 羣处
qún chǔ
成群地相处。 《商君书·开塞》:“古者,民丛生而羣处,乱,故求有上也。”
- 羣士
qún shì
1.百官。 2.众士人。更多解释 3.百官。《周礼·秋官·乡士》:“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后汉书·董卓传》:“忍性矫情,擢用羣士。” 4.众士人。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遂冠首科,休有令问,羣士羡慕。”
- 羣国
qún guó
1.众诸侯国。《管子·小匡》:“昔吾先王 周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武 之远迹,以成其名。合羣国,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 2.犹举国。 梁启超 《论尚武》:“二千年之腐气败习深入於国民之脑,遂使羣国之人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
- 鹤困鸡羣
hè kùn jī qún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優伶之格以待之,不則鶴困雞羣,與儕衆無異。”
- 羣喙
qún huì
众口;众人的议论。详细解释众口;众人的议论。 元 刘詵 《赠张汉臣游金陵诗》:“大音既寥阔,羣喙何间关。”
- 进种善羣
jìn zhǒng shàn qún
谓提高民族素质。清 张鹤龄 《法人篇》:“且變法之後,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羣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决也。” 清 张鹤龄 《兴学篇》:“西人進種善羣之法,言之綦詳,無一不導源於學也。”
- 羣衆影响
qún zhòng yǐng xiǎng
指人们的言论或行为在群众中所造成的影响。
- 羣品
qún pǐn
1.万事万物。 2.佛教语。谓众生。更多解释 3.万事万物。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圣人有以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羣品。”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茫茫此羣品,不定轮与蹄。” 4.佛教语。谓众生。 唐 司空图 《为东都僧化刻律疏》:“虽设喻於三乘,同归觉路;盖防微於羣品,共享成规。”
- 羣后
qún hòu
1.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 2.泛指公卿。更多解释 3.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书·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蔡沉 集传:“羣后,即侯牧也。”《汉书·韦贤传》:“庶尹羣后,靡扶靡卫。” 颜师古 注:“庶尹,众官之长也;羣后,诸侯也。” 4.泛指公卿。《文选·张衡<东京赋>》:“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 李善 注:“羣后,公卿之徒也。”《宋书·文帝纪》:“羣后百司,某各献讜言。”
- 合羣
hé qún
1.和合群众;团结群众。 2.与集体融洽相处。 3.犹成群。更多解释 4.和合群众;团结群众。《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羣者也。” 杨倞 注:“合,谓和合。羣,众也。” 章炳麟 《訄书·订孔》:“ 荀卿 以积伪俟化治身,以隆礼合羣治天下。” 陈毅 《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只有共产党,敢于大合羣。人民拥护党,党依靠人民。” 5.与集体融洽相处。 老舍 《骆驼祥子》五:“他们多少以为他不大合群,别扭。” 6.犹成群。《羊城晚报》 7.:“随时都会遭到龚击的家鼠是不会合群嬉耍的,只能独个儿跳窜奔跑寻开心。”
- 羣司
qún sī
百官。羣司造句百官。《左传·襄公十年》:“庀羣司,闭府库。”《楚辞·王逸<九思·怨上>》:“令尹兮警謷,羣司兮譨譨。”旧注:“羣司,众僚。”《后汉书·明帝纪》:“羣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 号羣
hào qún
谓禽兽鸣号以求群类。《楚辞·九章·悲回风》:“鸟兽鸣以号羣兮,草苴比而不芳。”
- 羣口
qún kǒu
众人的议论。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甲辰科首题》:“元卷为士子所聚譁,主考有忧之,索性以冠廷对,冀弭羣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此等词曲,幸而出自 元 人;若出我辈,则羣口訕之,不识置身何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