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赦罪
shè zuì
1.在告罪礼仪中教士向告罪人宣布罪过的宽免 2.赦免罪行
- 弥天之罪
mí tiān zhī zuì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罪恶。
-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
yǒu guò bù zuì,wú gōng shòu shǎng
有了过错而不治罪,没有功劳却受奖赏。形容赏罚不公。
- 罪不胜诛
zuì bù shèng zhū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 上下比罪
shàng xià bǐ zuì
上下比罪是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适用的一种类推方法。
- 罪行累累
zuì xíng lěi lěi
现指人犯罪的行为多得无法计算
- 罪恶昭着
zuì è zhāo zhe
罪恶非常明显。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农民不是要驱逐,而是要捉他们,或杀他们。”
- 罪尤
zuì yóu
罪过;过失
- 犯罪主体
fàn zuì zhǔ tǐ
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以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有一些罪的犯罪主体还要具备一定的身份,如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单位成为犯罪主体时,不仅要判处罚金,还要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 奉辞伐罪
fèng cí fá zuì
指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 获罪
huò zuì
亦作“ 获辠 ”。得罪;遭罪。《国语·晋语二》:“夫孺子岂获罪於民?”《史记·孔子世家》:“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於 孔子 ,故不兴也。” 宋 司马光 《苏主簿夫人墓志铭》:“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辠,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説。”《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获罪,有死者,人人自危。”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 杜甫 在左拾遗任内,以疏救废相 房琯 获罪。”
- 罪恶昭著
zuì è zhāo zhù
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
吊:慰问;伐:讨伐。 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 罪不容赦
zuì bù róng shè
罪恶极大,不可能被放走。
- 罪有攸归
zuì yǒu yōu guī
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