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絃
hé xián
1.同弦音不协调。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 2.音乐术语。称和声的结构单位。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着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那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音乐主题,终于战胜了一切,走向终止--在几个极度响亮的和弦中戛然而止。”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 明 陈子龙 《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 商絃
shāng xián
见“ 商弦 ”。
- 沂水絃歌
yí shuǐ xián gē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语本《论语·先进》:“﹝ 曾点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宋 苏辙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一:“ 沂水 絃歌重 曾点 , 菑川 故旧识 平津 。”
- 絃筦
xián guǎn
见“ 絃管 ”。
- 春诵夏絃
chūn sòng xià xián
见“ 春诵夏弦 ”。
- 改絃更张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同“ 改弦更张 ”。 孙中山 《北伐进行中之三帅令》:“盖前此大病……政府与人民之间,遂生隔膜,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絃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
- 分絃
fēn xián
谓离别时弹奏的琴声。南朝 梁 范云 《饯谢文学离夜》诗:“分絃饶苦音,别唱多凄曲。”
- 拊絃
fǔ xián
指弹琴。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拊絃安歌,新声代起。”
- 徽絃
huī xián
1.挥弦。指弹琴。徽,通“ 挥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有不能下棊而经目识胜负,不能徽絃而过耳解 郑 雅者。” 2.琴上的徽和弦。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有琴具徽絃,再鼓听愈淡。” 韩醇 注引《晋书·陶潜传》:“畜素琴一张,徽弦不具。”今本《晋书》作“絃徽”。 3.指代琴。 元 王学文 《柳梢青·友人至》词:“愁怀无语相看,谩写入、徽絃自弹。” 4.弦索。指弓弦。
- 改絃辙
gǎi xián zhé
见“ 改弦易辙 ”。
- 幺絃
yāo xián
亦作“么弦”。亦作“么絃”。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 唐 刘禹锡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絃。”絃,一本作“ 弦 ”。 宋 张先 《千秋岁》词:“莫把幺絃拨,怨极弦能説。” 清 黄景仁 《琵琶仙·留别孙吟秋程云槎》词:“问何苦幺絃澒洞,把如此欢场变悽哽。”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 刘 归视 兰 室,么絃在壁,黼帐闃如,抚膺太息而已。”
- 丝絃
sī xián
见“ 丝弦 ”。
- 弓絃
gōng xián
见“ 弓弦 ”。
- 小絃
xiǎo xián
亦作“ 小弦 ”。 指弹拨乐器的细弦。《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瑟以小絃为大声,以大絃为小声,是小大易序,贵贱易位,儒者以为害义,故不鼓也。”《后汉书·陈宠传》:“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则小弦絶。” 唐 刘禹锡 《曹刚》诗:“大絃嘈嘈小絃清,喷雪含风意思生。” 宋 张先 《定西蕃》词:“三十六絃蝉闹,小絃蜂作团。”
- 冰丝絃
bīng sī xián
用冰蚕丝做的琴弦。 亦泛指琴弦。 明 李东阳 《寄王丹徒公济》诗之二:“美人别我来,赠我冰丝絃。絃直似君操,絃清似君言。”
- 朱絃三叹
zhū xián sān tàn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遗音者矣。”后因以“朱絃三嘆”指称音乐的美妙。 宋 苏轼 《答仲屯田次韵》:“大木百围生远籟,朱絃三嘆有遗音。” 清 查慎行 《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流水》一弹真絶调,朱絃三嘆有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