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绷索
bēng suǒ
张紧避开突出障碍物的绳索,以防止索具绕结或擦伤
- 谒索
yè suǒ
1.求借。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黄晞 , 闽 人,好读书。客游京师,数十年不归。家贫,謁索以为生。” 2.探望,访问。《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不如赎几件衣裳,买两箇盒子,送去 孙押司 家里,到京謁索他则箇。”
- 稽索
jī suǒ
考索。
- 暌索
kuí suǒ
离散;分离。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谘议》诗:“五载同衣裘,一朝异暌索。” 宋 梅尧臣 《留别汝守王待制仲仪》诗:“邂逅二十年,三遇三暌索。” 宋 崔公度 《金华神记》:“安有数十年暌索,一旦解逅,而遽往者耶!”参见“ 暌孤 ”。
- 弦索
xián suǒ
1.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唐 顾云 《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簫笛弦索齐奏,气球直於苍穹。” 2.金 元 以来,北方戏曲或曲艺多以丝弦乐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为北曲的代称。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也称《弦索西厢》。 明 沉宠绥 有《弦索辨讹》三卷。 3.絃索:同“ 弦索 ”。 4.乐器上的弦。多用作弦乐器的总称。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夜半月高絃索鸣, 贺老 琵琶定场屋。” 宋 周邦彦 《解连环》词:“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牀絃索。”参见“ 弦索 ”。 5.弹奏弦乐。 宋 苏轼 《虢国夫人夜游图》诗:“宫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弦索入曲》:“予幼时,犹见老乐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响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 惠 雅善歌,絃索倾一时。” 6.金 元 以来常称用琵琶、三弦等弦乐伴奏的戏曲、曲艺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上篇一》:“於今世俗之乐,则南以拍板,北以絃索。”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三:“数年以来,如 双珠 之崑腔, 润宝 之絃索,并有盛名。”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明 清 两朝,南曲为盛,中 清 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辞絃索诸调,声益变而辞益纷。”参见“ 弦索 ”。
- 询索
xún suǒ
查访。
- 擿埴索途
zhāi zhí suǒ tú
指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同“擿埴索涂”。
- 攻瑕索垢
gōng xiá suǒ gòu
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 坟索
fén suǒ
三坟八索的并称。 亦泛指古代典籍。
- 干凈利索
gàn jìng lì suǒ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 黑索今
hēi suǒ jīn
一种烈性炸药,成分是环三次甲基三硝胺,白色结晶。对震动的敏感性较高。供军事上用。
- 索诃世界
suǒ hē shì jiè
佛教语。即娑婆世界。索诃,梵语的译音,也译作“娑婆”。意为“能忍”、“堪忍”。索诃世界,又名忍士,系 释迦牟尼 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
- 不索
bù suǒ
1.不需要;不必。 2.不应该。
- 丁娘十索
dīng niáng shí suǒ
原指 隋 代乐妓 丁六娘 所作的乐府诗。 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故称“十索”。今存四首。
- 需索
xū suǒ
求取;勒索
- 篾索
miè suǒ
竹篾编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