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性
suǒ xìng
直截了当,干脆
- 索引
suǒ yǐn
根据一定需要,把书刊中的主要内容或各种题名摘录下来,标明出处、页码,按一定次序分条排列,以供人查阅的资料。 也叫引得。
- 索垢吹瘢
suǒ gòu chuī bān
犹言吹毛求疵。
- 索然无味
suǒ rán wú wèi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 索寞
suǒ mò
1.[depressed]:形容消沉,没有生气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莫与先异。--《乐府诗集.鲍照.拟行路难》 2.[desolate]:寂寞萧索山上杂草丛生,异常索寞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宋. 王禹偁《暮春》 3.也作索莫、索漠
- 索莫乏气
suǒ mò fá qì
指枯寂而毫无生气的样子。
- 索求
suǒ qiú
索要;要求
- 索赔
suǒ péi
索取赔偿费
- 索取
suǒ qǔ
要求得到;讨取
- 索然
suǒ rán
1.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2.形容离散 3.流泪的样子
- 索兴
suǒ xīng
见“ 索性 ”。
- 索隐
suǒ yǐn
1.探求隐微奥秘的道理。 2.对古籍的注释考证。
- 索奁焚妻
suǒ lián fén qī
指发生于印度及其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的一种家庭谋杀罪行。这类犯罪的共通点是源于嫁妆纠纷(索奁),犯罪手法则常以烧死媳妇或妻子(焚妻)并伪装成自焚或厨房意外来达成,也因此这类家庭谋杀的受害人数目前仍只能推估,难以确切统计。
- 索虏
suǒ lǔ
南北朝 时 南朝 对 北朝 的蔑称。 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宋书》有《索虏传》。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 江左 既承正朔,斥彼 魏胡 。故 氐 羌 有録,索虏成传。”《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 宋 魏 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 胡三省 注:“索虏者,以北人辫髮,谓之索头也。”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汍澜。” 章炳麟 《箴新党论》:“索虏入 关 以后,党人已絶,而臭味所遗,百年未艾。”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 越 人于是得三大自由,以更生于 越 ,索虏则负无量罪恶,以底于亡。”参见“ 索头 ”。
- 索解人
suǒ jiě rén
指能够理解意义的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安 年少时,请 阮光禄 道《白马论》。为论以示 谢 ,于时 谢 不即解 阮 语,重相咨尽,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索解人不得》:“索解人三字本连,与能言人一例,谓求解其义也。今用作求一能解之人不可得意,非。”
- 索绰络
suǒ chuò luò
以地为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后改汉姓为索、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