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琅根
cāng láng gēn
1.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 仓,通“ 苍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 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铜鍰也。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亦省称“ 仓琅 ”。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诗:“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清 钱谦益 《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诗:“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2.用作门之代称。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欲从文庙看古柏,沉沉牡钥扃仓琅。”
- 琅邪
láng yá
1.亦作“ 琅琊 ”。亦作“瑯琊”。 2.山名。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 。”《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 琅邪 ,大乐之,留三月。”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西晋 伐 吴 , 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因名。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邪 也。” 清 黄景仁 《晓过滁州》诗:“最高知 瑯琊 ,翠色披满襟。” 4.指 秦始皇 时于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陼鉅海,南有 琅邪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 琅邪 ,臺名也,在 渤海 间。” 5.指 秦 琅琊 刻石。 金松岑 《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会稽》;词赋之《连珠》、《七发》是也。”
- 琳琅
lín láng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 琅帙
láng zhì
犹华翰。 对人书信的敬称。
- 琅邪台
láng yá tái
1.亦作“ 琅琊臺 ”。 台名。 越王 勾践 观台,在 琅邪 故城东南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乃徙黔首三万户 琅邪臺 下。” 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 密州 诸城县 东南百七十里有 琅邪臺 , 越王 句践 观臺也。臺西北十里有 琅邪 故城。’《吴越春秋》云:‘ 越王 句践 二十五年,徙都 琅邪 ,立观臺以望 东海 ……’即 句践 起臺处。”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诗:“东限 琅邪臺 ,西距 孟诸 陆。” 2.台名。在 山东 琅玡山 上。 秦始皇 筑层台刻石纪功处。现原台已废圮,遗址如小山丘,地临黄海,气象恢宏。《史记·秦始皇本纪》:“作 琅邪臺 ,立石刻,颂 秦 德。”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琅邪山 在 密州 诸城县 东南百四十里。 始皇 立层臺於山上,谓之 琅邪臺 ,孤立众山之上。” 唐 李白 《古风》之三:“ 秦王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 会稽岭 ,骋望 琅琊臺 。” 3.指 秦 “琅邪台刻石”。 费砚 《抚印宗派绝句》之三:“ 完白山人 书 秦 碑,刓印直是 琅琊臺 。”
- 琅琊
láng yá
见“ 琅邪 ”。
- 琅诵
láng sòng
犹朗诵。
- 琅嬛苑
láng huán yuàn
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
- 琅函
láng hán
1.书匣的美称。 2.指道书。 3.犹华翰。
- 苍琅
cāng láng
青色。 明 袁宏道 《酒正喧萧君席上作》诗:“东坊西市榜明文,不严军律严司閽。木门苍琅根,日未昏,断行人。” 康有为 《<味梨集>序》:“山海苍琅,波涛相撞。”
- 琅璁
láng cōng
玉相击声。
- 琅珰驿
láng dāng yì
亦作“瑯璫驛”。 驿名。又名 上亭驿 ,在 四川 梓潼县 北,相传 安 史 乱中, 玄宗 奔 蜀 ,于此闻铃声。
- 珰琅
dāng láng
见铛铛
- 琅嬛
láng huán
亦作“ 琅环 ”。亦作“瑯环”。传说中的仙境名。 清 无名氏 《胭脂血弹词》:“我今欲作蒲牢吼,唤醒人间窈窕娘,同入 瑯环 登福地,补牢原是为亡羊。” 雷昭性 《参禅白云古刹苦不能静诗以遣之》:“恍惚入 琅环 ,飘荡游岣嶁。”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三:“﹝ 金和 ﹞在别处又説……‘一家言既成,试质以 琅嬛 地,必有天上语,古人所未至。’”参见“ 琅嬛福地 ”。
- 琅玕匕
láng gān bǐ
一种虚拟的古代冷兵器。
- 翠琅玕
cuì láng gān
1.一种青绿色的玉石。 古人常用作佩饰。 2.指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