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琅上口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琅书
láng shū
1.道家的书。 2.指史册。
- 琅嬛福地
láng huán fú dì
传说中仙人所居多书的洞府。
- 琅当
láng dāng
见“ 琅璫 ”。
- 琅笈
láng jí
书箱的美称。
- 琅孉
láng huān
神话中天帝藏书处
- 琅珰
láng dāng
1.亦作“琅当”。亦作“瑯鐺”。用铁链锁人。 2.指人带上镣铐。 3.指铃铎。 4.比喻铃状物。 5.象声词。 6.犹郎当。潦倒貌。
- 琅琳
láng lín
即琳琅。
- 琅娴
láng xián
取自地方方言之斜音。
- 琅园
láng yuán
道观。
- 琅邪
láng yá
1.亦作“ 琅琊 ”。亦作“瑯琊”。 2.山名。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 。”《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 琅邪 ,大乐之,留三月。”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西晋 伐 吴 , 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因名。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邪 也。” 清 黄景仁 《晓过滁州》诗:“最高知 瑯琊 ,翠色披满襟。” 4.指 秦始皇 时于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陼鉅海,南有 琅邪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 琅邪 ,臺名也,在 渤海 间。” 5.指 秦 琅琊 刻石。 金松岑 《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会稽》;词赋之《连珠》、《七发》是也。”
- 琅邪台
láng yá tái
1.亦作“ 琅琊臺 ”。 台名。 越王 勾践 观台,在 琅邪 故城东南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乃徙黔首三万户 琅邪臺 下。” 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 密州 诸城县 东南百七十里有 琅邪臺 , 越王 句践 观臺也。臺西北十里有 琅邪 故城。’《吴越春秋》云:‘ 越王 句践 二十五年,徙都 琅邪 ,立观臺以望 东海 ……’即 句践 起臺处。”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诗:“东限 琅邪臺 ,西距 孟诸 陆。” 2.台名。在 山东 琅玡山 上。 秦始皇 筑层台刻石纪功处。现原台已废圮,遗址如小山丘,地临黄海,气象恢宏。《史记·秦始皇本纪》:“作 琅邪臺 ,立石刻,颂 秦 德。”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琅邪山 在 密州 诸城县 东南百四十里。 始皇 立层臺於山上,谓之 琅邪臺 ,孤立众山之上。” 唐 李白 《古风》之三:“ 秦王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 会稽岭 ,骋望 琅琊臺 。” 3.指 秦 “琅邪台刻石”。 费砚 《抚印宗派绝句》之三:“ 完白山人 书 秦 碑,刓印直是 琅琊臺 。”
- 琅帙
láng zhì
犹华翰。 对人书信的敬称。
- 琅诵
láng sòng
犹朗诵。
- 琅琊
láng yá
见“ 琅邪 ”。
- 琅函
láng hán
1.书匣的美称。 2.指道书。 3.犹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