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驳
bān bó
1.杂色;色彩斑斓。《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同駑驘与椉駔兮,杂班駮与闒茸。” 王逸 注:“班駮,杂色也。”《西京杂记》卷一:“﹝山﹞上结藂条如车葢,叶一青一赤,望之班駮如锦绣。”《魏书·天象志一》:“十四年二月己巳朔未时,云气班驳,日十五分蚀一。” 2.比喻有文采。 清 卢文弨 《<逸老堂诗话>跋》:“顾其书虽无大过人处,而叙述亦班驳可喜。” 3.错落相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班駮椎之,名曰嫁枣。”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然柏沥、芥子,并是躁药;其徧体患疥者,宜歷落班駮,以渐涂之。” 4.模糊,不清楚。 宋 陈武 《高帝封建论》:“大抵创业之君,这些规模,人不得尽识,所以其治,班駮而不可考。”
- 领班
lǐng bān
班组的负责人
- 道班
dào bān
铁路和公路养路工人的组织,每班负责一段路的养护工作
- 降班
jiàng bān
犹降级。
- 班车
bān chē
有一定时间和行程的客车
- 班轮
bān lún
1.班轮,有纹饰的车轮。亦借指轮有纹饰之车。古为显贵所用。班,通“斑”。 2.有固定班次的轮船。
- 班组
bān zǔ
工厂等生产部门的按工种或生产品种而分隔的最小组织单位
- 班配
bān pèi
〈方〉结亲的双方条件相配
- 顶班
dǐng bān
1.顶替别人当班 2.在分班作业的工作中,参加其中一个班次,承提一份工作
- 班级
bān jí
[classes and grades at school] 学校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
- 班长
bān zhǎng
1.学校班级中的负责学生 2.负责一个班的士兵,通常是军士级 3.妓院老板
- 王班
wáng bān
犹朝班。 朝臣官位的班列。
- 玉笋班
yù sǔn bān
1.亦作“玉笋班”。指英才济济的朝班。 2.见“玉笋班”。
- 班爵
bān jué
1.爵位;官阶。《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子朱 怒曰:‘班爵同,何以黜 朱 於朝。’”《国语·周语上》:“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贄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新唐书·裴耀卿传》:“ 林甫 惊曰:‘班爵与公同,而礼数异,何也。’” 元 揭傒斯 《故中宪大夫苏公志道哀》诗:“銓选班爵冗,出入钱穀细。” 清 朱克敬 《暝庵杂识》卷二:“老夫得备记室足矣,必以马齿班爵相推,虚名可耳,他非所愿也。” 2.颁授爵位。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天子裂土班爵,所以庸勋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公从容至前,炷香揖之曰:‘朝廷班爵,公无拜侯之礼。’”
- 班然
bān rán
1.色彩斑斓貌。班,通“斑”。 2.明显貌。
- 班烂
bān làn
同“ 班兰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巨兽﹞目光闪烁,毛色班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