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燔书坑儒
fán shū kēng rú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同“焚书坑儒”。
- 燔黍捭豚
fán shǔ bǎi tún
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
- 燔柴
fán chái
1.古代祭天仪式。 将玉帛、牺牲等置于积柴上而焚之。 2.烧火用的柴。
- 燔石
fán shí
焙烧矿石。
- 燔烧
fán shāo
焚烧。
- 燔妻子
fán qī zǐ
春秋 末年, 吴国 人 要离 为 吴王 阖闾 行刺 卫国 公子 庆忌 ,事先请 吴王 断其右手、杀其妻和子并焚尸于市,假装有罪而逃亡,以此取信 庆忌 ,终于行刺成功。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后因以“燔妻子”为毁家纾难之典。 清 吴伟业 《遣闷》诗之三:“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
- 燔香顶礼
fán xiāng dǐng lǐ
犹言烧香磕头。
- 燔祭
fán jì
用火烧全兽作为献祭
- 燔祀
fán sì
焚柴祭祀。
- 燔玉
fán yù
古代祭天神之玉。 祭毕,焚之而升烟,故名。
- 燔莱
fán lái
烧荒。
- 燔销
fán xiāo
烧毁。
- 燔瘗
fán yì
1.祭祀天地。 2.指祭品。
- 烹燔
pēng fán
烧煮;烹调。
- 烧燔
shāo fán
烧焚;烧毁。
- 燔烈
fán liè
《诗·大雅·生民》:“诞我祀如何……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毛 传:“傅火曰燔,贯之加于火曰烈。” 孔颖达 疏:“傅火曰燔,谓加火烧之。《商颂》曰:‘如火烈烈’,则烈是火猛之意。不可近烧,故云贯之加於火上曰烈,即今之炙肉也。”后因以“燔烈”指祭祀时燔燎牲体。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年节词语·皇太后》:“伏以三元资始,磔禳以饯餘寒;万寳更新,燔烈以兴嗣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