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濛濛
méng méng
1.迷茫貌。 《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毛衣。” 明 陈恭尹 《登祝融峰》诗:“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冰心 《最后的安息》:“对面山峰上,云气濛濛,草色越发的青绿了。” 2.纷杂貌。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词之五:“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词:“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黄鹂低鸣,飞絮濛濛。” 3.浓盛貌。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愁云靄靄,杀气濛濛。”
- 濛汗
méng hàn
即蒙汗药。一种置人饮食中使之昏倒的药。《白雪遗音·马头调·这封书儿》:“壶中酒,不用濛汗即是药。”
- 濛胧
méng lóng
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龄 《斋心》诗:“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 濛雨
méng yǔ
毛毛细雨。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诗:“是日濛雨晴,返景入巖谷。” 清 黄遵宪 《感怀呈樵野尚书丈》诗:“东居三年濛雨零,於今忽作闭口瓶。”
- 濛漠
méng mò
迷茫昏暗。南朝 梁 刘孝绰 《还渡浙江》诗:“濛漠江烟上,苍茫沙屿芜。”
- 濛晦
méng huì
迷茫昏暗貌。 宋 苏轼 《答程天侔书》之二:“新居在 军城 南,极湫隘,粗有竹树,烟雨濛晦,真蜑坞獠洞也。”
- 濛篾
méng miè
见“ 濛瀎 ”。
- 濛漪
méng yī
细小的水波。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熏风交閬闕,就日泛濛漪。”
- 濛昧
méng mèi
迷茫,昏暗。晋 张载 《霖雨》诗:“零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坠。”
- 濛鸿
méng hóng
1.混沌貌。 三国 魏 宋均 《春秋命历序》:“濛鸿萌兆,浑浑混混。”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出湎泣而遐騖,贯濛鸿而上厉。”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瀆鬼濛鸿,岳祗嶪峩。” 许地山 《缀网劳蛛》:“咄咄,贪得而无智的小虫!自而今回溯到濛鸿。” 2.谓酒醉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濛鸿。”
- 濛瀎
méng miè
雨微细迷蒙貌。 《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始濛瀎而徐坠,终滂霈而难禁。”按,《初学记》卷二引作“濛篾”。
- 濛笼
méng lóng
蒙胧。唐 欧阳詹 《回鸾赋》:“濛笼焉虹霓之縈仪凤,髣髴焉江雾之送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