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毛
sān máo
1.三绺髭须。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画 裴叔则 ,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 曰:‘ 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宋 苏轼 《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清 汪懋麟 《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 。” 2.指发、眉、须。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3.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 皮毛
pí máo
1.带毛兽皮的总称 2.体表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 3.比喻表面的知识
- 一毛
yī máo
1.一根毛。喻细小、轻微的事物。《韩非子·显学》:“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假令僕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螻蚁何以异?”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 宋 朱熹 《观书有感》诗之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衝巨舰一毛轻。” 2.指一根凤毛。喻人年少有贤才。 唐 岑参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诗:“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弱冠已银印,出身唯宝刀。” 唐 杜甫 《送苏州李长史之任》诗:“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唐 熊孺登 《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诗:“闻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凤池头。”参见“ 凤毛 ”。 3.辅币一角的别称。一圆的十分之一,系“毫”之省。
- 翎毛
líng máo
指以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也指画中的鸟兽
- 不擒二毛
bù qín èr máo
擒:捉拿,捕获。 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雁过拔毛
yàn guò bá máo
大雁飞过时也能拔下毛来。原形容武艺高超。后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 多如牛毛
duō rú niú máo
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 形容极多。
- 饮血茹毛
yǐn xuè rú máo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火烧眉毛
huǒ shāo méi mao
火烧到眉毛。 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 轻于鸿毛
qīng yú hóng máo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 颊上三毛
jiá shàng sān máo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 爱惜羽毛
ài xī yǔ máo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 毡上拖毛
zhān shàng tuō máo
氈为毛制,在氈上拖毛,则涩滞难行。 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
- 倅毛
cuì máo
粹毛,纯色之毛。 倅,通“ 粹 ”。
- 骐骥一毛
qí jì yī máo
比喻珍品的极小部分。
- 乳毛
rǔ máo
1.松树的别名。 2.初生动物或小儿身上的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