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榷
jiǔ què
古代政府所行的酒类专卖制度。 亦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汉书·贾捐之传》:“ 元狩 六年,民赋数百,造盐、铁、酒榷之利,以佐用度。”《后汉书·鲜卑传》:“因 文 景 之蓄,藉天下之饶,数十年间,官民俱匱,乃兴盐、铁、酒榷之利。”《宋史·食货志下七》:“ 景德 二年,詔毋增榷,自后制置使不得兼领酒榷。”
- 盐榷
yán què
政府对食盐产销的垄断专卖。
- 管榷
guǎn què
亦作“ 管搉 ”。亦作“筦搉”。古代指官府对盐、铁、酒等的专卖。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校緡资筦榷,復土奉山园。”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李蔚 ﹞判盐铁, 程 为 扬州 院官,举 吴尧卿 ,巧於图利一时之便, 蔚 以为得人,竟乱筦搉之政。”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李錡 之擒也,侍婢一人随之,裂帛自书管搉之功,言为 张子良 所卖。”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九六四年, 宋太祖 下令各州,从今年起,每年所收的民租和管榷(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钱帛之类都要全部运送京师。”
- 榷茶
què chá
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措施。宋 高承 《事物纪原·治理政体·榷茶》:“起于 唐 建中 正元 ( 贞元 )之间。 赵赞 、 张滂 建议,税其什一。一云 德宗 正元 八年, 张滂 奏收茶税……一云 穆宗 时 王涯 始榷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太宗 时,实行‘榷茶’法,由博买务强行收购。大批‘采茶货卖,以充衣食’的茶农因而失业。”参阅《宋史·食货志下》。
- 榷沽
què gū
见“ 榷酤 ”。
- 榷易院
què yì yuàn
宋 代所设的专卖机构。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东西列班·香药》:“ 太平兴国 中……始议於京师置香药榷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命 张逊 为香药库使以主之。此盖置官之初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榷易》:“ 大中 祥符 二年二月,拨併榷易院入榷货务,而使名不除也。”
- 榷易署
què yì shǔ
宋 代官署名。掌管与外国通商之事。《宋史·张逊传》:“ 岭南 平后, 交阯 岁入贡,通关市。并海商人遂浮舶贩易外国物……由是犀象、香药、珍异充溢府库。 逊 请於京置榷易署,稍增其价,听商入金帛市之,恣其贩鬻,岁可获钱五十万緡,以济经费。”
- 榷扬
què yáng
研讨。
- 榷征
què zhēng
征收专卖品之税。
- 榷巧
què qiǎo
犹专精。
- 榷运局
què yùn jú
民国 初官方所设掌管盐专卖专运的机构。
- 有待商榷
yǒu dài shāng què
需要以后经过研讨,来确定某事物的真实意思或某件事情的解决方案。有待:尚待;需要等待。商榷:量、讨论的意思。
- 榷厘
què lí
征收厘金税。
- 榷卖
què mài
专卖。 《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五年》:“王, 高祖 之子也,当以宗庙社稷为忧,柰何不抚战士而榷卖樵水,专以货殖为心乎!”《宋史·食货志下六》:“议者谓榷卖有定率,征税无彝準,通商之后,必亏岁计。”
- 榷货务
què huò wù
宋 代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本朝茶法: 乾德 二年,始詔在 京 、 建州 、 汉 、 蘄口 ,各置榷货务。”《宋史·食货志下五》:“ 宋 榷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 江陵府 ,曰 真州 ,曰 海州 ,曰 汉阳军 ,曰 无为军 ,曰 蘄州 之 蘄口 ,为榷货务六。”亦省作“ 榷务 ”。《宋史·食货志下五》:“总为岁课(茶) 江 南二十七万餘斤……悉送六榷务鬻之。”
- 利榷
lì què
榷利。 官府专卖以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