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苇杖
wěi zhàng
以蒲苇为杖,聊以示辱。谓刑罚宽仁。
- 镫杖
dèng zhàng
亦作“ 鐙仗 ”。即镫棒。
- 杖筴
zhàng cè
见“ 杖策 ”。
- 爆杖
bào zhàng
见“ 爆仗 ”。
- 芒鞋竹杖
máng xié zhú zhàng
指到处漫游
- 杖笞
zhàng chī
1.使用棍棒打(的)--用于诉诸暴力而不是诉诸说理的争论 2.杖击,用杖打
- 拿刀弄杖
ná dāo nòng zhàng
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 函杖
hán zhàng
见“ 函丈 ”。
- 一杖一条痕
yī zhàng yī tiáo hén
打一棒子留下一条痕迹。比喻做事扎实,效果明显。
- 赶麪杖
gǎn miàn zhàng
擀面用的木棍。《元典章·刑部·打死换作病死》:“ 田云童 於正月初二日将弟 田二 用赶麪杖肯打。”《西游记》第四九回:“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赶麪杖。’”亦作“ 赶麵杖 ”。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两个孩子急了,一个拿起煤铲,一个抄起赶面杖,和爸爸拚了命。”
- 杖臿
zhàng chā
执锹。谓掘士劳作。
- 蔗杖
zhè zhàng
用甘蔗作杖。形容酒后狂态。语本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尝与平虏将军 刘勋 、奋威将军 邓展 等共饮……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 清 顾景星 《<楝亭集>序》:“昔 子建 与 淳于生 分坐纵谈,蔗杖起舞, 淳于 目之以天人。”
- 拄杖
zhǔ zhàng
1.执持。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 醒心杖
xǐng xīn zhàng
中药远志的别名。 见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
- 杖剑
zhàng jiàn
1.亦作“ 杖劒 ”。持剑。《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梁 渡 淮 , 信 杖剑从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公濯衣沐髮,杖劒辕门,撤洗足而相迎,下宾阶而顾问。”《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承涓 杖剑入宫,取 蜀主 宠姬数人以归。” 2.喻举兵起事。《汉书·黥布传》:“臣请与大王杖剑而归 汉王 。”
- 大杖则走
dà zhàng zé zǒu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