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杖拏
zhàng ná
1.持桨。 2.借指渔父。
- 杖履相从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指追随左右。
- 杖任
zhàng rèn
依靠,信任。《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答,恐民帅小丑,不足杖任。”杖,一本作“ 仗 ”。《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元年》:“ 欢 使将兵十万,专治 河 南,杖任若己之半体。”
- 杖信
zhàng xìn
1.凭靠信义。 《左传·襄公八年》:“完守以老 楚 ,杖信以待 晋 ,不亦可乎?” 晋 潘岳 《西征赋》:“杖信则莫不用情,无欲则赏之不窃。” 唐 皎然 《送杨遂初赴选》诗:“秉心凌竹柏,杖信越波澜。” 2.信赖。《魏书·李冲传》:“ 冲 竭忠奉上,知无不尽,出入忧勤,形於颜色,虽旧臣戚辅,莫能逮之,无不服其明断慎密而归心焉…… 高祖 亦深相杖信,亲敬弥甚,君臣之间,情义莫二。”
- 杖家之年
zhàng jiā zhī nián
年过五十可以在家里拄拐杖。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
- 杖藜
zhàng lí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 杖檝
zhàng jí
犹言划桨。
- 杖箠
zhàng chuí
棍棒。 亦指拷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愿死於杖箠之下,不愿捧乐器,执酒罇,靦然向人也。”
- 杖毙
zhàng bì
以杖刑毙命。
- 杖筴
zhàng cè
见“ 杖策 ”。
- 杖笞
zhàng chī
1.使用棍棒打(的)--用于诉诸暴力而不是诉诸说理的争论 2.杖击,用杖打
- 杖剑
zhàng jiàn
1.亦作“ 杖劒 ”。持剑。《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梁 渡 淮 , 信 杖剑从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公濯衣沐髮,杖劒辕门,撤洗足而相迎,下宾阶而顾问。”《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承涓 杖剑入宫,取 蜀主 宠姬数人以归。” 2.喻举兵起事。《汉书·黥布传》:“臣请与大王杖剑而归 汉王 。”
- 杖臿
zhàng chā
执锹。谓掘士劳作。
- 杖头木偶
zhàng tóu mù ǒu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
- 杖马棰
zhàng mǎ chuí
执马鞭。
- 杖乡
zhàng xiāng
1.《礼记·王制》:“六十杖於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 南朝 梁 沉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沉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任昉 《答到建安饷杖》诗:“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陈长生 ﹞《闻家大人旋里》云:‘去郡定多遮道吏,还山已是杖乡人。’” 2.代指六旬老人。 唐玄宗 《千秋节宴》诗:“月衔花綬镜,露缀綵丝囊。处处祠四祖,年年宴杖乡。”参见“ 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