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幡旄
fān máo
亦作“ 幡眊 ”。旌旗的羽毛饰。也指饰有羽毛的旗幡。
- 旄俊
máo jùn
俊杰之士。 旄,通“ 髦 ”。
- 翠旄
cuì máo
杆顶饰以翠羽的旗帜。
- 旄舞
máo wǔ
周 代六种小舞之一。 舞者执旄牛尾以指挥。
- 玄旄
xuán máo
黑色的旗帜。
- 颠旄
diān máo
指头发。 旄,通“ 毛 ”。
- 白旄
bái máo
第一层意思是古代的一种军旗。
- 旄端
máo duān
尾端。
- 旄旌
máo jīng
古代祭祀时执以导神之物。 旄,通“ 茅 ”。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 楚庄王 伐 郑 ,克之。 郑伯 肉袒,左执旄旌,右执鸞刀,以迎 庄王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韩诗外传》卷六作“茅旌”。
- 黄旄
huáng máo
黄色旗号。
- 旄骑
máo qí
即旄头。 《后汉书·公孙述传》:“然少为郎,习 汉 家制度,出入法驾,鑾旗旄骑,陈置陛戟,然后輦出房闥。” 李贤 注:“旄头之骑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四年》:“ 述 盛陈陛卫以延 援 入……会百官於宗庙中,立旧交之位, 述 鸞旗、旄骑,警蹕就车,磬折而入。” 胡三省 注:“旄骑,旄头骑也。”参见“ 旄头 ”。
- 旌旄
jīng máo
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2.泛指旗帜。 3.借指官兵。
- 旄车
máo chē
官名。 春秋 时掌兵车,从行。《左传·宣公二年》:“ 赵盾 为旄车之族,使 屏季 以其故族为公族大夫。” 杜预 注:“旄车,公行之官。” 孔颖达 疏:“主公车行列,谓之公行;车皆建旄,谓之旄车之族。”
- 旄羽
máo yǔ
牦牛尾和雉羽。
- 旄钺
máo yuè
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 蔡沉 集传:“鉞,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旧唐书·王珂传》:“天子以 珂 为 河中 节度,授以旄鉞。” 宋 苏轼 《上皇帝书》:“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鉞。”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君家门阀高,哲兄拥旄鉞。”
- 竿旄
gān máo
揭旄于竿,以招贤者。 引申为礼贤。《左传·定公九年》:“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孔子家语·好生》:“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损》:“竿旄旌旗,执帜在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