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氛旄
fēn máo
以氛气为旄。
- 旗旄
qí máo
亦作“旂旄”。 注犛牛尾于杆首的旌旗,军将所建。
- 犛旄
máo máo
以犛牛尾为饰的旗。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刑神咤犛旄,阴燄颭犀札。”
- 霓旄
ní máo
指彩虹。
- 采旄
cǎi máo
指用旄牛尾装饰的彩旗。
- 秉旄
bǐng máo
持握旌旗。借指掌握兵权。《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况 王氏 秉旄 五代 ,时推忠孝。” 宋 曾巩 《司徒员外郎蔡公墓志铭》:“司封抱能屈初龄,秉旄怀紱晚始亨。”
- 云旄
yún máo
见“ 云髦 ”。
- 骍旄
xīng máo
亦作“ 騂毛 ”。赤色的牛。古代重要盟会时所用牲。《左传·襄公十年》:“ 瑕禽 曰:‘昔 平王 东迁,吾七姓从王,牲用备具。王赖之,而赐之騂旄之盟。’” 杜预 注:“騂旄,赤牛也。举騂旄者,言得重盟,不以犬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騂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范文澜 注:“‘騂毛’当依《左传》作‘騂旄’, 唐 写本正作‘騂旄’。”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四》:“世不失职,受騂毛之盟。” 倪璠 注:“《左传》作‘旄’,此作‘毛’,省文也。”
- 节旄
jié máo
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
- 干旄
gàn máo
1.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 2.《诗·鄘风》篇名。
- 蜺旄
ní máo
画虹蜺的彩旗。
- 郡旄
jùn máo
古代郡守出行时仪仗中的旄旗。借指郡守的职位。
- 星旄
xīng máo
亦作“ 星施 ”。 绘有星辰的旄。亦泛指旌旗。
- 文旄
wén máo
染有文采的旄牛尾。多用以装饰旗帜。
- 拥旄
yōng máo
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
- 羽旄
yǔ máo
1.乐舞时所执的雉羽和旄牛尾。 2.古时常用鸟羽和旄牛尾为旗饰,故亦为旌旗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