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擣蒜
dǎo suàn
五代 时 秦雍 之间称地方官的勒索行为。 《旧五代史·唐书·安重霸传》:“先是 秦 雍 之间,令长设酒食,私丐於部民者,俗谓之‘擣蒜’。及 重霸 之镇 长安 ,亦为之,故 秦 人目 重霸 为‘擣蒜老’。”
- 擣药
dǎo yào
1.舂捣药材。 《南史·宋纪上·武帝》:“﹝ 武帝 ﹞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 南唐 李煜 《病中书事》诗:“月照静居唯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2.古代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 晋 傅玄 《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 唐 李白 《朗月行》:“白兔擣药成,问言与谁餐?” 3.鸟名。
- 擣衣石
dǎo yī shí
1.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 唐 王建 《捣衣曲》:“月明庭中擣衣石,掩帷下堂来擣帛。” 2.陕西省 勉县 旧 褒城县 境有 女郎山 ,山下有大石,相传为 东汉 张鲁 女捣衣所用之石。又 荆州 秭归县 境古有 屈原 宅,亦有捣衣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褒城县 女郎山 ﹞下有 女郎庙 及擣衣石,言 张鲁 女也。”《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荆州记》:“ 秭归县 有 屈原 宅, 女嬃 庙,擣衣石犹存。”
- 擣锉
dǎo cuò
谓铡碎捣烂。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绢纸》:“ 蔡伦 以布擣剉作纸,故字从巾。”
- 擣衣
dǎo yī
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擣衣”。后亦泛指捶洗。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葛天民 《春怀》诗:“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擣衣平正石。” 清 陈维崧 《瑶花·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词:“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擣衣纔罢。”
- 擣虚
dǎo xū
乘虚进击。《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不先防近而图远,恐擣虚絶粮道,且深入。” 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临机之际或因吾言而能有所决,则举一国犹擣虚耳。”参见“ 批亢擣虚 ”、“ 擣虚批吭 ”。
- 擣虚撇抗
dǎo xū piē kàng
谓弄虚作假。 元 范居中 《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终日悬望,恰原来擣虚撇抗。误我一向,到此才知是谎。”
- 擣珍
dǎo zhēn
取牛羊等脊侧之肉捶捣精制成珍味。 《礼记·内则》:“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
- 擣碪
dǎo zhēn
在石上捣衣。碪,捣衣石。 唐 李贺 《谢秀才有妾缟练座人制诗嘲诮》之三:“好作鸳鸯梦, 南城 罢擣碪。” 元 善住 《秋夕》诗:“寒衣犹未补,风递擣碪声。”
- 擣遒
dǎo qiú
腾倒,逗弄。汉 贾谊 《新书·匈奴》:“上即幸拊﹝胡﹞婴儿,擣遒之,戏弄之。” 卢文弨 注:“擣遒,犹腾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