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忌
yǔ jì
语言上的忌讳。
- 诗忌
shī jì
作诗的禁忌。清 何文焕 《<历代诗话>考索》:“製作繫乎声名。 茂秦 有‘诗忌’、‘诗奸’、‘诗諂’三则,足为恶俗针砭。”《诗刊》1977年第6期:“浅薄与晦涩,都是诗忌。”
- 詟忌
zhé jì
畏惮。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十有七年,又遣兵收服 长白 之 鸭緑江部 ,尽有其众,于是遐邇讋忌。”
- 触忌
chù jì
触犯禁忌。
- 忌奶
jì nǎi
孕妇的乳汁。
- 国忌行香
guó jì xíng xiāng
逢帝后忌辰,在寺观设斋焚香。宋 王溥 《唐会要·忌日》:“其京城及天下州府诸寺观,国忌行香,一切仍旧。”《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勛 虽不能用,然国忌犹行香。” 胡三省 注:“ 唐 自中世以后,每国忌日,令天下州府悉於寺观设斋焚香。 开成 初,礼部侍郎 崔蠡 以其事无经,据奏罢之,寻而復旧。” 宋 王禹偁 《吴江县寺留题》诗:“晨斋施笋唯溪叟,国忌行香祇县官。”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国忌行香起於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每然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参阅《唐会要·忌日》。
- 忌器
jì qì
谓有所顾忌。
- 外宽内忌
wài kuān nèi jì
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 杨公忌
yáng gōng jì
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相传其说始于 宋 堪舆术士 杨救贫 ,因称该日为 杨公忌 。《协记辨方书·辨讹》:“世俗多畏 杨公 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説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为 杨公 忌。” 清 梁章鉅 《浪迹续谈·杨公忌》:“《轨论》云:‘ 宋 术士 杨救贫 ,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説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 杨公 忌’……今人所传 杨公 忌,以正月十三日为始,餘每月皆隔前一日,惟七月有两日,一为初一日,一为二十九日,亦隔前一日也,故合为十三日。”亦省称“ 杨忌 ”。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轨论》: 宋 术士 杨救贫 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肤制一年有十五日,百事禁忌,名曰 杨 忌。”
- 忌克
jì kè
1.见“ 忌克 ”。 2.亦作“ 忌剋 ”。亦作“ 忌刻 ”。谓心存妒忌而欲驾凌于人。亦泛指为人妒忌刻薄。《左传·僖公九年》:“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今其言多忌克,难哉!” 孔颖达 疏:“其言多所忌,多欲陵人。”《晋书·王济传》:“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儕类以此少云。”《北史·房彦谦传》:“主上性多忌剋,不纳諫諍。”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有朝一日打下了天下,只要你 张敬轩 对百姓行仁义,对老伙伴大度优容,不要心存忌刻,诛戮功臣,我 李自成 愿意解甲归田,做一个 尧 舜 之民。” 3.犹忌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陈定 平时家里饱煖,妻妾享用,乡邻人忌剋他的多,看想他的也不少。”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视学术之不若己者与资望之在其下者,如遇僕隶;高己者则生忌克;同己者则相标榜,利害之不相容,则虽同己者而亦嫉之。”
- 做忌
zuò jì
谓避免做犯忌的事情。
- 荤素不忌
hūn sù bù jì
荤菜素菜都可以吃, 没有忌讳。
- 百无所忌
bǎi wú suǒ jì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忌:忌讳。 什么都不忌讳。
- 肆行无忌
sì xíng wú jì
恣意横行,无所顾忌。
- 益无忌惮
yì wú jì dàn
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 彭祖百忌
péng zǔ bǎi jì
指的是在天干地支记日中的某日或当日里的某时不要做某事否则会发生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