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顷年
qǐng nián
1.近年。 《后汉书·明帝纪》:“自 汴渠 决败,六十餘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 汴 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 河 中。” 唐 张九龄 《敕处分举人》:“顷年策试,颇成弊风,所问既不切於时宜,所对亦何关於政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顷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罗綺,卧处横施竹榻、布帷、角枕,极其朴素。” 2.往年。《魏书·广陵王羽传》:“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时 李永锡 亦在举中, 旦 等言:‘ 永锡 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
- 年祥
nián xiáng
吉年;丰年。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年祥辨日,上协龟言。” 南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 转年
zhuǎn nián
到了下一年;某一年的第二年;明年。
- 年柳
nián liǔ
谓春柳。唐太宗 《春池柳》诗:“年柳变池臺,隋堤曲直迴。”
- 年芳
nián fāng
指美好的春色。 南朝 梁 沉约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开花已匝树,流嚶復满枝。” 唐 李商隐 《判春》诗:“一桃復一李,井上占年芳。” 宋 卢祖皋 《鱼游春水》词:“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
- 年薪
nián xīn
定义年薪1是雇员的工资最简易互相比较的单位。
- 逾年
yú nián
1.亦作“踰年”。谓时间超过一年。《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踰年称公。” 汉 班固 《白虎通·爵》:“不旷年无君,故逾年乃即位。”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夫人 滎阳 郑氏 ……有贤行,侍君疾,逾年不下堂。” 宋 苏舜钦 《答李锐书》:“但一诣门奉谢,又不相见,迄今将逾年矣。” 2.一年以后;第二年。《太平广记》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齐琼》:“逾年牝死,犬加勤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朱昂 ﹞敭歷清贵三十年,晚以工部侍郎恳求归 江陵 ,逾年方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许公言》:“未数月, 子冲 一夕无疾而亡,踰年, 金 入寇。”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 袁 逾年升 直 臬,仍治军事。” 3.经历年岁。 章炳麟 《訄书·原人》:“ 意大利 初併於 日耳曼 ,逾年百五十,而 米兰 与 伦巴多 人始立民主,斯其为殊类也。”
- 弱年
ruò nián
年少;弱冠之年。《南史·王融传》:“以父宦不通,弱年便欲绍兴家业。”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三:“弱年赋《鷦鷯》,可谓达养蒙。”
- 时年
shí nián
犹时代。《南宫词纪·锁南枝·风情》:“你休当顽常耍,如今的时年是个人也有三句话。”
- 登年
dēng nián
1.犹延年。 多享年岁。《国语·周语中》:“ 东门 之位,不若 叔孙 ,而泰侈焉,不可以事二君; 叔孙 之位,不若 季孟 ,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犹可,若登年以载其毒,必亡。” 韦昭 注:“登年,多歷年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凡养生之具,岂间定实,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伐鼛。” 2.丰年。《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祀昊天乐章三》:“登年庆栖亩,稔岁贺盈囷。”
- 递年
dì nián
一年又一年;年年。宋 洪迈 《夷坚丙志·朱氏蚕异》:“ 湖州 村落 朱家顿 民 朱佛大 者,递年以蚕桑为业,常日事佛甚谨,故以得名。”《西游记》第七五回:“我这洞里,递年家没个苍蝇,但是有苍蝇进来,就是 孙行者 。”
- 年节
nián jié
[days around the Lunar New Year;New Year Festival] 指春节及其前后的几天
- 年间
nián jiān
[time] 指某个时期或年代里老年间清朝康熙年间
- 年貌
nián mào
年龄容貌。 《列子·力命》:“ 北宫子 言世族、年貌言行与予并,而贱贵、贫富与予异。” 唐 李群玉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诗:“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这里,有个妇女,也是贵乡人,年貌与兄正当,小可欲将他来奉仁兄箕帚,意下如何?”《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叶通 又説明那 谈大人 的年貌。”
- 年表
nián biǎo
[chronological table] 把重大历史事件按年月排列的表格
- 年鉴
nián jiàn
[annals;yearbook] 每年出版的作为一年的统计、实况等的报告或总览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