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亲
zūn qīn
敬称他人父母
- 五嶽獨尊
wǔ yuè dú zūn
五岳独尊是泰山的称号,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历史上历代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泰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
- 互相尊重
hù xiāng zūn zhòng
指互相重视。
- 尊中弩
zūn zhōng nǔ
酒樽中的弩影。
- 尊严若神
zūn yán ruò shén
庄重严肃得像神明一样
- 严尊
yán zūn
1.尊崇。 2.犹尊严。 3.敬词。用于称有身份、地位的对方。
- 不动尊
bù dòng zūn
1.佛教语。即不动明王。亦泛指佛菩萨。因其不为生死、烦恼所动,世间所尊,故称。 2.银钱的俗称。
- 下尊
xià zūn
指味淡质差的酒。
- 尊无二上
zūn wú èr shàng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犹言国无二君。引申为至高无上。
- 上尊
shàng zūn
1.古代祭祀或燕饮时放在上位的酒杯。《礼记·郊特牲》:“黄目,鬱气之上尊也。” 孔颖达 疏:“祭祀时列之最在诸尊之上,故云上也。”黄目,一种用黄铜雕饰的酒杯。《礼记·少仪》:“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 郑玄 注:“尊者,设尊者也;酌者乡尊,其左则上尊也。” 2.泛指堂上的酒杯。《礼记·文王世子》:“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孔颖达 疏:“上尊,堂上之酒尊。” 3.谓上等酒。《元史·张思明传》:“﹝ 思明 ﹞因疏 和林 运粮不便事十一条,帝劳以端砚、上尊。” 明 唐龙 《寿少师石淙先生五十韵》:“饌分玉筋洁,酒赐上尊醇。” 4.尊奉。《史记·晋世家》:“十二年冬, 齐顷公 如 晋 ,欲上尊 晋景公 为王, 景公 让不敢。”
- 尊上
zūn shàng
1.尊敬长上。 《礼记·祭义》:“至鬼神,以尊上也。” 孔颖达 疏:“谓至於祭祀鬼神,是尊严其上也。以此教民,民亦尊上也。” 2.犹尊长。《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 清 翟灏 《通俗编·交际》:“《宋书·礼志》:‘朝服肩上有小袷囊,缀之朝服之外,俗呼曰紫荷。’……今名小袷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参见“ 尊长 ”。 3.对人父母的敬称。《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何子平 ﹞母本侧庶,籍注失实……时镇军将军 顾覬之 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録,当启相留。’”
- 三达尊
sān dá zūn
谓天下共同尊重的三个方面:爵位、高龄、德行。
- 三尊
sān zūn
1.三种最受尊敬的人。 指君、父、师。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 万乘之尊
wàn shèng zhī zūn
旧指帝王及王后等别于常人的尊贵
- 定一尊
dìng yī zūn
谓在某方面树立一个最高权威。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十:“ 乾隆 五十八年,詔刊十三经於太学,依《开成石经》,参以善本,多所订正。 嘉庆 八年,復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尤为一代盛典,足以别黑白而定一尊。”
- 一尊
yī zūn
1.犹独尊。 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 3.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