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姜呷醋
áo jiāng xiā cù
比喻生活清苦。
- 姜桂余辛
jiāng guì yú xīn
姜桂:生姜和肉桂,其味愈老愈辣;辛:辣味。生姜肉桂长老了时的辣味。比喻人到老来性格更加刚强。
- 魂依姜被
hún yī jiāng bèi
典出《后汉书·姜肱传》:“ 肱 与二弟 仲海 、 季江 ,俱以孝行著闻。 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 李贤 注引 谢承 《后汉书》:“ 肱 感《愷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寝。”后以“魂依姜被”称颂死者生前兄弟友好之情。
- 孟姜
mèng jiāng
1.春秋 时 齐 为 姜 姓,故称 齐 君之长女为 孟姜 。亦泛指世族妇女或美貌女子。《诗·郑风·有女同车》:“彼美 孟姜 ,洵美且都。” 毛 传:“ 孟姜 , 齐 之长女。”《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如云女,如云女,颜如 孟姜 ; 秦淮 里, 秦淮里 ,宛如 濮上 。” 清 孙枝蔚 《木槿》诗:“岂为 孟姜 色,须邀诗客夸。” 2.即 孟姜女 。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俗传 秦 筑 长城 ,有 范郎 之妻 孟姜 ,送寒衣至城下,闻夫死,一哭而城为之崩。” 清 无名氏 《孟姜女四季歌》:“冬季里来雪花飞, 孟姜 雪里送寒衣。”参见“ 孟姜女 ”。 3.传说为 孤竹君 的侍女。因被献给 殷纣王 而投井自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看见我们父亲的侍女,才满十五岁的 孟姜 --啊啊,可怜的 孟姜 !她便在那年离开了我们了……她流了多少眼泪呵!”
- 姬姜
jī jiāng
1.春秋 时, 周 王室姓 姬 , 齐 国姓 姜 ,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左传·成公九年》:“虽有 姬 姜 ,无弃蕉萃。” 杜预 注:“ 姬 姜 ,大国之女。蕉萃,陋贱之人。” 汉 班固 《西都赋》:“游士拟於公侯,列肆侈於 姬 姜 。” 2.称美妇女的宗族。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 姜 ,仁深圣善。” 3.泛指美女。《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室无姬姜,门多长者。” 李周翰 注:“姬姜,美女也。”《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唐 孔颖达 疏:“而谓之姬者,以 黄帝 姓 姬 , 炎帝 姓 姜 ,二姓之后,子孙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为妇人之美称。”《旧唐书·宦官传序》:“饰姬姜狗马之玩,外言不入,惟欲是从。” 宋 叶适 《怀远堂》诗:“盘筵化蒲莧,歌舞讳姬姜。”
- 姜疗
jiāng liáo
流传于民间常见一种外敷治疗方法,此法特点是简,便,廉,易,起效快,副作用少。
- 姜被
jiāng bèi
《后汉书·姜肱传》:“ 肱 与二弟 仲海 、 季江 ,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 李贤 注引《谢承书》曰:“ 肱 性篤孝,事继母恪勤。母既年少,又严厉。 肱 感《愷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寑,不入房室,以慰母心。”后因以“姜被”指兄弟和兄弟之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诗:“ 歷下 辞 姜 被, 关西 得 孟 邻。” 唐 杜牧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旅馆夜忧 姜 被冷,暮江寒觉 晏 裘轻。” 清 张廷璐 《哭梁贡》诗:“魂依 姜 被霜华冷,肠断 苏 机血泪枯。”
- 姜孟
jiāng mèng
敬姜 和 孟母 的并称。一为 春秋 时 鲁 大夫 公父歜 之母,一为 孟轲 之母。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孟姜女调
mèng jiāng nǚ diào
民间曲调。 即四季调。也叫唱春调。详“ 四季调 ”。
- 孟姜女
mèng jiāng nǚ
据民间传说,在秦始皇时,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强迫修筑长城。她不远千里去送寒衣,然而却未找到。她在城下痛哭,城墙因而崩裂,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痛不欲生,投海而死
- 周姜
zhōu jiāng
1.宋代词家周邦彦与姜夔的并称。二人皆精于音律,自创新调,为格律词派的代表。 2.指太姜。
- 敬姜犹绩
jìng jiāng yóu jì
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 咬姜呷醋
yǎo jiāng xiā cù
形容生活清苦。
- 姜原
jiāng yuán
见“ 姜嫄 ”。
- 山姜
shān jiāng
1.姜科。 多年生常绿草本。其根、种子和花均可供药用。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山姜花》:“山薑花,茎叶即薑也。根不堪食。於叶间吐花,作穗如麦粒,软红色。煎服之,治冷气甚效。” 宋 苏轼 《地黄》诗:“崖蜜助甘冷,山薑发芳辛。”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山薑》:“山薑生南方,叶似薑,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薑,今人以其子伪充草豆蔻,然其气甚猛烈。” 2.术的别名。参阅《尔雅·释草》 宋 邢昺 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术》。 3.杜若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杜若》。